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3位台灣攝影家莫名包成一套NCPI 國美館長:應尊重各自獨立性

2020/12/08 09:00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文化部自2016年起把重新建構台灣史列為重要施政目標,其中建構台灣攝影史計畫之一「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自2017年起由國立臺灣博物館出版第一、二輯;2019年改由國立台灣美術館策畫推出第三、四輯。至今已累積21本攝影家專書,希望藉由系統性的出版,呈現台灣攝影的面貌。

過去3年專書每年出版6人,今年只有3人,不知是否因人數減少,單本預算增加,反而過度包裝?(記者凌美雪攝)

但眼尖的人卻發現,剛發表的第四輯3本專書,雖為別於前三輯人物傳記書寫方式,深化對台灣攝影家的研究及詮釋,進行了叢書規格及內容的轉型改版,但3位不同世代、沒有特殊關聯的攝影家專書,竟被書套設計「綁」在同一套書肩上,3本書擺在一起,拼湊成「NCPI」4個全形英文字母縮寫,熟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建置計畫」的人了解那是「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但多數人直覺是「那是什麼?」

我們假設「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在國家支持下,可望在攝影史的長河裡永續出版,為每一位畢生投注攝影工作的重要攝影家留下紀錄,並給予該賦予的地位與尊崇,前三輯雖在開本、紙質輯內容上有應改進之處,但大抵在「史觀」的脈絡與展陳上沒有太大問題。但這次將莊靈(1938-)、關曉榮(1949-)、游本寬(1956-)3位不同世代且分別活躍於人文紀實、報導攝影及觀念藝術領域的傳主,包裝成一個「NCPI」,可說在邏輯脈絡上讓人十分莫名其妙!

經過今年的大進化,未來「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是否將延續今年規格,也是值得關注的方向。(記者凌美雪攝)

對此,國美館長梁永斐表示,對於第四輯叢書改版衍生過度包裝的問題,未來將與諮詢委員討論,尊重每一位攝影家的獨立性,以及叢書的系統與脈絡性,不刻意設計成一套或過度包裝,將經費用在最適當之處。

過去每年出版6人專書,猶覺進度仍有加快的空間,今年卻只出版3位攝影家專書,梁永斐指出,去年6本總預算是436萬,平均1本約70幾萬,今年3本總經費382萬,平均1本高達127萬,內容品質提升自是必然。但攝影史的建構刻不容緩,未來的攝影家專書能否以相同的預算規格進行?或在相同的預算規模裡增加人數?梁永斐表示,在去除過度包裝之後,會努力朝兼顧品質又增加人數的方向規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