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1【自由副刊】劉思坊/脖子裡的鄉愁

2022/04/07 22:39

〔劉思坊/自由副刊〕

如果沒有到紐約,我可能永遠都不會經歷「中國」。這裡的「中國」當然不是政治實體的中國,也並非文化想像下的中國。對很多不懂亞洲的美國人來說,「中國」涵蓋了各種亞洲文化的整體概念,是因求方便而產生的象徵。「中國」彷彿是個快速鍵,一點下去,那些「很中國」的事物就跳出來:蒸餃小籠包、舞龍舞獅、或是藏著未來命運小紙條的幸運餅乾――即使幸運餅乾是在美國的發明。這些充滿異國情調的事物,讓美國人看得眼花撩亂,也就無暇顧及其他細小的差別了。

圖◎michun

「中國城」對不同族群的亞洲人來說,也未必等於中國,而是可以「圖個方便」的地方。想找川式辣椒醬、想買海產乾貨、想吃絲瓜蒲瓜之類的亞洲菜,通常就只能到中國人經營的超市了。偶爾,若忽然心裡想吃碗熱騰騰、漂浮著金黃蛋絲的餛飩湯,或是有著半邊腥紅辣湯,半邊清淡養生湯的麻辣鍋時,也只能往中國城找去。只是,到中國城裡找熟悉的食物雖是鄉愁特效藥,能暫時壓抑突然泛起的食物癮,卻不能搔到心裡更深處的癢。每吃一口,中國菜與台灣菜之間的差異,便會慢慢浮現出來。此時,我的胃便深刻領悟到「中國」一詞的遙遠與虛幻。

學術圈裡有個好用的詞:華語系(Sinophone)。用「華」來取代「中國」,可巧妙地避免掉「中國中心主義」。此外,華語系並非以北京官方的中文體系獨大,更強調的是華語在世界各地流變,適應當地特色後,所產生新的文化與身分。即使理論上有其深厚的反抗意義,但離開了學術論文,使用「華」字的動機通常都不是為了反抗,而是避免衝突與麻煩。

在異國生活,不管心裡有多少身分認同掙扎,有多少文化差異,生活裡已經有滿滿的挫折和焦慮,也沒有旺盛的精力在各種事上引戰,大多人選擇方便,選擇模糊,選擇繞開敏感的事物。「華人」這大傘暫時包庇了所有能說中文(或其方言)的族群,成為了大家都可接受的模糊代名詞。「你是誰?」「你來自哪裡?」「你的國家屬不屬於我的國家?」這些問題已經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些人如何在此刻、此地、努力以少數族裔的身分在異地求生存。

紐約主要有三個華人聚集的地方,這裡人多用「華埠」一詞代稱之:曼哈頓的中國城(China Town),布魯克林的八大道(the 8th Avenue),以及皇后區的法拉盛(Flushing)。三個區域相隔甚遠,至今我也只去過前兩者。曼哈頓這裡觀光客眾多,除了餐廳,也有許多賣些旅遊紀念品的小商店,物價消費較其他兩區昂貴。中國城原以廣東人居多,但後來福州人也愈來愈多,最後一大部分的廣東人遷到了布魯克林的八大道,建立起華人生活商圈。接著,福州人也跟過來了,八大道因而充斥著福州人房東與福州小吃店。我認識的幾個廣東人對這似乎不滿意:他們一邊抱怨八大道的房租漲得不像樣,打算搬到更南方的本森賀區域,一邊用著微微哀怨的口氣道:「哎,不過,福州人也早就跟著過去了。」

身為台灣人,不清楚福州人與廣東人之間的恩怨情仇。況且,不管是廣東話還是福州話,對我而言都是聽不懂的外國語。曾經進入一家福州小吃店,牆上的菜單出現了許多「撈」字,讓我困惑連連。「什麼撈?」「撈什麼?」「撈」到底是動詞還是名詞?是飯還是麵?也有一次,在地鐵上有個老婦看見我後,就像看到救星般地用簡單的英文問我:「Do you speak Chinese?」我滿腔熱血地想幫她,點頭說「Yes」。她便激動地冒出一長串如鞭炮般響亮快速的廣東話,以一種無法阻止的氣勢宣洩而出。語畢,她瞪大著眼等我回答。我尷尬地搖頭,表示不懂。她毫不客氣地翻了白眼,用中文說:「那妳為什麼騙我說會中文?」接著轉頭,走向下一個亞洲面孔的女子:「Do you speak Chinese?」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