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懂樂器卻成聲音藝術家 王福瑞獲東元獎人文獎

2022/10/29 18:37

王福瑞(中)獲得東元獎,與妻子盧藝(右)一同領獎。(記者楊綿傑攝)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不會任何樂器,卻成為聲音藝術家!有「台灣聲音藝術教父」之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副教授王福瑞,自小因眼疾而以聽音樂為興趣,後來更進一步從「噪音」中找到發展方向,大學畢業就創辦相關主題的雜誌,並投入創作,30多年來已累積許多聲音藝術作品及唱片,並積極培育後進,昨天獲得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的「東元獎」人文類獎項肯定。

王福瑞患有先天散光,他表示,從小就戴眼鏡而容易感到視覺疲勞,聽音樂成為他最愛的休閒活動,所有零用錢都花在買音樂卡帶和CD,從搖滾樂聽到更前衛的實驗音樂等。考上大學後初次看到德國實驗音樂團體的紀錄片影碟,很疑惑在廢墟敲敲打打的工業噪音是否算音樂,但在研究之下卻一頭栽入這在台灣非常冷門的領域。

大學期間,王福瑞常請朋友從國外幫忙帶回噪音專輯及相關刊物。他回憶,當時還會主動寫信聯繫歐美和日本實驗音樂的創作者,詢問他們的心路歷程、音樂理念和製造各種聲音的材料工具等,蒐集到各種資料後,畢業那年自己正式創辦完全以噪音為主題報導的《NOISE》雜誌,還協助噪音創作者在台灣發行CD和卡帶。

王福瑞進行聲音藝術作品創作與指導。(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提供)

王福瑞後赴美攻讀電腦資訊碩士學位,進一步接觸聲音藝術的沃土,他坦言「很多好玩的東西,根本沒有時間念書」。回台後,邊工作邊創作,還為了學習使用特殊軟體做創作、表演,砸數十萬元買軟硬體。直到20多年前毅然決然全職投入創作,同時也接觸策展,但創作要投入很多材料、也要花時間,「幾乎所有賺的錢都會投入新創作」,讓他毫無積蓄。

隨著創作越來越多,王福瑞於2005年受邀進北藝大主持數位藝術實驗室,並陸續培育出許多傑出的聲音藝術中生代。但3年前卻太過勞累而病倒,他直呼「差點命都沒了」。這也促使10多年來在旁協助的助理盧藝,因擔心「萬一他死了,台灣聲音藝術就要斷層」,決定嫁給王福瑞。他們透過「響相工作室」,以表演、展覽國際交流與偏鄉教育計畫,讓台灣聲音藝術發展得更多元。

東元獎今年已來到第29屆,本屆得主還包括:科技類的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劉致為、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林法正、台大機械系特聘教授陳亮嘉、台大醫學院小兒科特聘教授黃立民、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李宗銘;人文類的新竹湖口鄭聯合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徐登芳等6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