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丹麥當代藝術家卡斯帕爾・波恩 個展「這不是文字」映照記憶與生活

2023/02/13 13:22

Kasper Bonnen 作品〈我們創造的自由去哪了〉(2022)。(路由藝術提供)〔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丹麥著名當代藝術家卡斯帕爾・波恩,生於1968年,1999年畢業於丹麥皇家美術學院,目前定居於哥本哈根。波恩的創作實踐涵蓋多種藝術形式,包括繪畫、雕塑、裝置、速寫、攝影、小說和現代詩。他的作品廣泛關注童年和私人生活中的經歷和記憶,挖掘其中的情感和感受。在繪畫創作中,藝術家經常以極具表現力的方式描繪具有個人意義的空間,探索他曾經在這些空間中經歷的複雜情緒與感受。在他的部分創作中,藝術家甚至結合繪畫或裝置作品中的日常生活物件,將作品轉化為他的童年經歷與記憶的重新詮釋。

Kasper Bonnen作品〈我的焦慮讓所有門都關上了〉( 2022)。(路由藝術提供)在本次於個展「這不是文字」中,波恩展出了九件其最新創作的「文字繪畫」以及多幅速寫作品。由於波恩一直以來不斷地嘗試在其不同媒材形式的藝術創作中融入文字,展覽中展出九幅「文字繪畫」可視為他對將文字融入繪畫圖像此一創作方式長期以來研究、探索和實驗的精采大成。畫作中,文字和圖像都經過細心權衡,在個別作品內形成一種既不偏袒圖像也不偏袒文字的平衡張力,從而形成一種平衡,增加了作品詮釋的可能性,從而使作品中原屬於藝術家個人、私密的元素,在欣賞畫作的觀眾內心有所共鳴。

做為一名藝術家,卡斯帕爾·波恩以其繪畫中對於「空間」的反覆探索而

聞名。他將現今和過往家中如客廳、廚房、臥室、書房等具有個人意義的空間,一遍又一遍地繪製在他的作品中,透過繪畫迴返至這些有著豐富記憶的所在,並深入挖掘自己對這些過往居所的感受和記憶。對於波恩來說,這些具有個人意義的空間,是承載他曾擁有情感和感受的容器,也是關於記憶與情緒的空間體現。

Kasper Bonnen 〈我從來沒有做過〉。(2022)。(路由藝術提供)在本次展覽展出的畫作中,有一幅與本次展覽名稱「這不是文字」同名的作品。我們可能會立即想起超現實主義畫家惹內·馬格利特的著名畫作〈形象的叛逆〉(1928/29),該作品畫面中呈現了一個精心繪製的煙斗,下方標題寫著 「這不是一個菸斗」。圖像和文字意義之間的差距,挑戰了我們觀看繪畫時的認知。

在本次「文字繪畫」中,藝術家選擇數個句子,置入畫布上的繪畫空間

中。這些句子的來源不一,有的出自藝術家自己過去所創作的詩句,有的則是藝術家創作當下即興所想。這些句子,呼應波恩創作實踐中對於情感的反覆探索,皆帶有不同的情感強度。有趣的是,在訪談中波恩也提到繪畫作品中的文字含義,可能不像它們一眼望去看起來那麼的具體和固定,而可能與字面意思有所相悖。

Kasper Bonnen 作品〈這不是文字〉(2022)。(路由藝術提供)將文字疊加到繪畫圖像上的行為,破壞了文字跟圖像彼此作為可靠溝通工具的地位,因而開展了對於作品不同解釋的可能性。這些作品,從原先看似藝術家對其私人情緒與感受的抒情表達,變成了對於藝術的溝通性質的一個開放性問題,邀請著不同背景和個人經歷的人們,在他們觀看畫作時所產生的任何情緒與感受中找到共鳴。

展覽中亦展出波恩一系列「文字速寫」,其中所含大量文字,皆是藝術家本人以第一人稱視角所書寫、關於家庭生活、家族成員關係、個人私密情感與心情的文字。這些文本在藝術家以墨水繪製而成的居家空間圖像中,靜靜地述說藝術家生命中的某些情緒高張或是情感流露的片段,傳遞著藝術家對於私人情感與童年記憶的探索,同時,也呼應著展覽中的「文字繪畫」作品。

Kasper Bonnen〈我們試圖建立一些東西〉 (2022)。(路由藝術提供)

卡斯帕爾・波恩這次在其全新個展「這不是文字」中所展出的「文字繪畫」,讓我們看到藝術家如何從非常個人化的主題出發,探索繪畫和文本的藝術性和溝通性。將文字融入繪畫,挑戰了繪畫和文字表意的堅固基礎,提供一種開放性,使人們能夠從自己的記憶中找到相似且相呼應的經歷。我們可以將波恩的文字繪畫看作是從他個人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抒情詩,但我們也都能在這些作品中,找到屬於我們各自的共鳴。展覽於即日起至2月17日於台北路由藝術展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