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為何是《5月35日》? 讓中國與香港都不高興的舞台劇將在台演出

2023/05/03 00:36

曆法無法找到的虛構日期,《5月35日》成為「六四」的代名詞。(曉劇場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發生於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在中國被視為禁忌議題,為繞過網路審查,而有許多替代說法,如「5月35日」、「8平方」等。香港劇作家莊梅岩於2019年(「六四」30週年)創作了舞台劇《5月35日》,作為悼念與警世,引起廣大迴響,但也不容於中國與港府。

但為什麼是「5月35日」呢?

德國戰後兒童文學之父埃‧柯斯特納,1931年出版了一本奇幻童話故事書《5月35日》,講述小學生康拉德數學成績太好,反被老師認為代表「欠缺想像力」,就要他寫一篇他從未去過的「南洋」的作文……藉此諷刺傳統兒童教育以父母的權威培養出馴順的孩子。當然,莊梅岩或許沒有這麼深遠的企圖去連結德國作家虛構的故事,因為,簡單說,5月35日就是5月31日加4日,也就是6月4日。

《5月35日》描述「六四」受難者父母長達30年的心境轉折,也對照了人權議題的當代處境。(曉劇場提供)

莊梅岩的《5月35日》,描述一對北京的老夫妻阿大與小林,年過80以後,因妻子小林罹患癌症不久人世,最後心願是能到天安門廣場為30年前死於「六四」的兒子「哲哲」哀悼。以前因為阿大的弟弟還在政府部門工作,因此對兒子受難的真相隱忍不問,但在面臨生命終點前,兩老有了不同想法,一如首演時的宣傳文案:「我們就來個光明正大的紀念,衝擊這條不正常的底線」。

首演那年也是香港爆發歷來最大規模的反送中運動,全劇以30年的時間軸,或直敘或倒敘,將歷史事件與當代進行中的事件跳躍式呈現,除讓不熟悉「六四」事件的年輕世代了解歷史的脈絡,更進一步對照到當代的處境,意識到面對社會的不正義與政治強權壓迫時,人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而從北京89民運到香港2019反送中,抗爭的精神其實一致。

今年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與曉劇場合作,將改編《5月35日》於台灣演出。當「所有的眼淚都被監控,所有的鮮花都被跟蹤,所有的記憶都被清洗,所有的墓碑都是空白」,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表示,每年的「六四」,不只是回溯追究天安門事件,更是全世界檢視中國與香港人權的時刻。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