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驚人記憶筆耕台灣大時代 98歲廖運潘再出茶金歲月前傳《生徒年代》

2024/11/15 14:18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新書分享會明天(16日)下午2點至3點,將在新竹縣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舉辦,高齡98歲的廖運潘將出席簽書。(記者廖雪茹攝)《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新書分享會明天(16日)下午2點至3點,將在新竹縣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舉辦,高齡98歲的廖運潘將出席簽書。(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一代「茶虎」姜阿新的女婿廖運潘,當年輔佐岳父事業,在家中鉅變後,與妻努力工作養育6名孩子,68歲開始費時23年撰寫共9冊近130萬字的自傳,提供公視時代劇「茶金」的靈感,在讀者敲碗下,新推出《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一書,希望讓更多人窺知台灣近代社會的發展脈絡。

廖運潘先生(中)繼《茶金歲月》著作之後,在讀者敲碗下,由廖惠慶(右)、黃雍熙夫婦為父親整理的《生徒年代》一書新出版,期讓更多人窺知台灣近代社會的發展脈絡。(記者廖雪茹攝)廖運潘先生(中)繼《茶金歲月》著作之後,在讀者敲碗下,由廖惠慶(右)、黃雍熙夫婦為父親整理的《生徒年代》一書新出版,期讓更多人窺知台灣近代社會的發展脈絡。(記者廖雪茹攝)

《生徒年代》新書分享會明天(16日)下午2點至3點,將在新竹縣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舉辦,由姜阿新教育基金會和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合辦,高齡98歲的廖運潘將出席簽書,想要親臨感受動人的時刻,可得把握難得機會。

廖惠慶(左)、黃雍熙(右)夫婦埋首兩年為父親廖運潘整理《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一書。(記者廖雪茹攝)廖惠慶(左)、黃雍熙(右)夫婦埋首兩年為父親廖運潘整理《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一書。(記者廖雪茹攝)

費時兩年整理新書的廖惠慶、黃雍熙夫婦,是廖運潘與姜麗芝的第3個女兒和女婿。廖惠慶說,父親出生桃園觀音客庄,歷經二戰和日治時代,在艱困生活中,接受祖父母及學校的雙重嚴格教育,養成努力學習和樂觀積極的性格,在往後數十年不得志的漫長歲月,夫婦恩愛,善良慷慨且親切謙虛,為子女樹立最好的身教。

一代「茶虎」姜阿新的女婿廖運潘,68歲開始費時23年撰寫共9冊近130萬字的自傳,提供公視時代劇「茶金」靈感,並整理成《茶金歲月》和《生徒年代》兩書。 (記者廖雪茹攝)一代「茶虎」姜阿新的女婿廖運潘,68歲開始費時23年撰寫共9冊近130萬字的自傳,提供公視時代劇「茶金」靈感,並整理成《茶金歲月》和《生徒年代》兩書。 (記者廖雪茹攝)

廖運潘先生自台大法學院經濟系畢業,擁有超強的記憶力,擅長說故事且勤於筆耕。因2021年公視《茶金》播出後佳評如潮,戲劇靈感原型著作《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接續出版,補足觀眾想進一步認識姜家從絶地求生的過程和台灣茶業興衰史。

《生徒年代》新書分享會將回到新竹縣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舉辦。(記者廖雪茹攝)《生徒年代》新書分享會將回到新竹縣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舉辦。(記者廖雪茹攝)

廖惠慶說,聽爸爸說故事,讓她有機會了解生長環境和台灣社會。也由於父親對周遭人事物觀察入微,文筆生動幽默,讓她和先生在整理文稿過程中,時而捧腹時而落淚;然限於篇幅,只能忍痛取捨,最終編輯成23萬字的《生徒年代》,分享父親求學、成長過程所經歷的時代巨變。

姜阿新的女兒姜麗芝(左)與丈夫廖運潘(右)在數十年不得志的漫長歲月,努力工作絶地求生,為子女樹立最好的身教。(記者廖雪茹攝)姜阿新的女兒姜麗芝(左)與丈夫廖運潘(右)在數十年不得志的漫長歲月,努力工作絶地求生,為子女樹立最好的身教。(記者廖雪茹攝)

此書由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徐仁修、榮譽理事長李偉文,以及廖運潘親弟、中研院院士廖運範撰寫推薦序。全書分為兩部,第一部生徒年代從塘背廖家的童年生活說起,第二部茶金序曲談及新的國家,在時代變遷下的台灣,當然也包含深刻迷人的愛情故事首度揭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