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5/17開展 探索受難者的生命軌跡

2024/11/18 14:03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將於明年5月17日起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展出,館長洪世芳(中)、策展人高森信男(左2)、受難者陳武鎮(右1)合影。(記者陳奕劭攝)「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將於明年5月17日起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展出,館長洪世芳(中)、策展人高森信男(左2)、受難者陳武鎮(右1)合影。(記者陳奕劭攝)

〔記者陳奕劭/新北報導〕「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將於明年5月17日起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展出,本屆藝術季以《一四九海浬的時間:抵抗遺忘》為主題,共23位國內外藝術家參展,作品橫跨藝術、繪畫、空間裝置等,並邀請政治受難者陳武鎮、受難者家屬黃旭宏發表作品,圍繞「渡海登島」概念,追溯政治受難者的生命軌跡。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將於明年5月17日起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展出,館長洪世芳(中)、策展人高森信男(右4)、受難者陳武鎮(左3)合影。(記者陳奕劭攝)「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將於明年5月17日起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展出,館長洪世芳(中)、策展人高森信男(右4)、受難者陳武鎮(左3)合影。(記者陳奕劭攝)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18日)召開「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發表記者會,為深化策展單位與藝術家對政治受難者生命故事的體認,讓藝術季與綠島園區的歷史有更深刻連結,每年舉辦的藝術季將改為雙年展,由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得主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

人權博物館表示,本屆藝術季獲得「2024韓國濟州雙年展」邀請,由5位藝術家代表台灣到韓國交流綠島的生命故事,作品自11月26日到明年2月16日在濟州現代美術館展出。

藝術家王德瑜參與濟州雙年展,訴說綠島生命故事,圖為過去作品。(王德瑜提供)藝術家王德瑜參與濟州雙年展,訴說綠島生命故事,圖為過去作品。(王德瑜提供)

陳武鎮表示,感謝過去受到大家鼓勵,讓自己成功站起來,從事藝術創作,如今政治受難者們逐漸凋零,盼更多受難者後代參加人權藝術季,用藝術傳承過往的故事。

政治受難者陳武鎮將在綠島人權藝術季參展,發表全新作品,圖為過去作品。(陳武鎮提供)政治受難者陳武鎮將在綠島人權藝術季參展,發表全新作品,圖為過去作品。(陳武鎮提供)

高森信男表示,一四九海浬是1951年從基隆港押送到綠島的距離,希望參展講述不只是地理的距離,也講述在時間上面,台灣社會如何抵抗遺忘白色恐怖的記憶。

藝術季共23位國內外藝術家參展,作品橫跨藝術、繪畫、空間裝置,圖為藝術家楊傑懷作品「午夜遊樂場」。(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藝術季共23位國內外藝術家參展,作品橫跨藝術、繪畫、空間裝置,圖為藝術家楊傑懷作品「午夜遊樂場」。(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他說,本次作品內容不只有繪畫、裝置藝術,也有和當地民眾創作,也邀請馬來西亞藝術團隊到島上創作,與島內小學生中學生一同創作大型版畫,也設置親子活動的裝置,讓民眾互動。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主視覺邀請設計婕操刀,以幾何概念重構島嶼地景,回應島嶼時空感知的多樣性。(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主視覺邀請設計婕操刀,以幾何概念重構島嶼地景,回應島嶼時空感知的多樣性。(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