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想像不到卻是事實 故宮100年有75年在台灣 院長提4階段正解
故宮院長蕭宗煌主持年終媒體茶敘。(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今(24)日舉辦年終媒體茶敘,除對於外界關注的「故宮100+」院慶相關活動,進行完整的說明,故宮院長蕭宗煌,也從歷史的脈絡,首次以4階段變遷來定義故宮與台灣密切的關係,蕭宗煌表示,故宮100年,其實有75年是在台灣落地生根,持續與台灣在地連結,打造世界的故宮。
蕭宗煌表示,故宮百年來的發展,仰賴歷代故宮人,守護世界人類文明重要的文化資產。回顧1925年故宮在北京成立的歷程,更值得強調的是,這百年的歲月中,有75年是在台灣落地生根,與台灣這塊土地深刻對話。
蕭宗煌將故宮的發展脈絡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25年至1948年肇始播遷時期,從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於中國北京成立,至1948年故宮文物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研院史語所、中央圖書館、北平圖書館等機構的文物,歷經萬難遷至台灣。
第2階段是1949年至1965年北溝時期,遷台文物,起初借放在台中糖廠倉庫,1950年移入台中霧峰北溝庫房,故宮老前輩們在艱困環境下清點文物、研究出版、陳列展示長達15年。
第3階段是1965年至2000年發展時期,1965年故宮新館在台北外雙溪落成揭幕,全面發展博物館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
第4階段就是2000年以來的轉型時期,涵蓋2015年嘉義故宮南院開館、2018年啟動「新故宮計畫」等重要里程碑,秉持專業服務、開放多元、友善共融、永續發展的精神,讓故宮成為國際上典藏華夏文物的專業博物館典範。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