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史史料《熱蘭遮城日誌》瀏覽逾80萬次 中譯本全新再版好上手

2024/12/26 17:50

《熱蘭遮城日誌》中譯本再版, 整理分成10小冊好讓書迷閱讀。(記者洪瑞琴攝)《熱蘭遮城日誌》中譯本再版, 整理分成10小冊好讓書迷閱讀。(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南市文化局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合作推出《熱蘭遮城日誌》中譯本再版,調整為10小冊,讓「台灣史控們」好上手閱讀,持續推動與深化17世紀的台灣史研究量能。

《熱蘭遮城日誌》是以古荷蘭文撰寫而成,原始檔案保存於位在荷蘭海牙的國家檔案館中。中譯本首次面世是仰賴荷蘭、日本與台灣等多國學者共同編輯,再由總統文化獎獲獎者、旅荷台灣史學者江樹生進行荷文日誌的翻譯、註釋,集眾人之力才得以完成,是台灣最早、最具規模及系統性的第一手史料,也是研究17世紀台灣史的重要依據,2000年首出版就非常搶手。

南市文化局也在中研院兼任研究員許雪姬和翁佳音的建議和協助下將日記數位化,總計207萬字的日記收錄在中研院台史所「台灣日記知識庫」中。2017年起開放迄2024年10月止,瀏覽累計已有80萬5155次,並有439本博、碩士論文曾進行引用。

南市文化局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合作再版《熱蘭遮城日誌》中譯本,今日在成大舉行發表會。(記者洪瑞琴攝)南市文化局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合作再版《熱蘭遮城日誌》中譯本,今日在成大舉行發表會。(記者洪瑞琴攝)

今(26)日成功大學勝利校區麗文校園書局舉行中譯本再版發表會,遠在國外無法出席的江樹生博士也透過台灣歷史博物館長張隆志致意,他很高興看到關心台灣史的人很多,希望藉由這次的再版,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當時荷蘭人筆下的台灣。

南市文化局長謝仕淵表示,選擇在今年2024年推出《熱蘭遮城日誌》中譯本再版,不僅是年份本身即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是台灣成為荷蘭在東亞主要商貿據點的時刻,也是台灣自此捲入世界貿易體系運作的關鍵,考量原本以4大冊的開本設計過於厚重,此次調整為10小冊,更便利於研究者與讀者攜帶和閱讀。

今天發表會也邀請翁佳音、林孟欣兩位學者專家,以《熱蘭遮城日誌》為核心主題進行對談,引領讀者對檔案史料出版、歷史議題對話與台灣文化認同進行更全面思考,鼓勵讀者從不同的視角了解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的事,進而在台南數百年的歷史變遷中,尋找自己的定位。

17世紀隨著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到台灣的外國人究竟都在做什麼?答案就藏在《熱蘭遮城日誌》中。(記者洪瑞琴攝)17世紀隨著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到台灣的外國人究竟都在做什麼?答案就藏在《熱蘭遮城日誌》中。(記者洪瑞琴攝)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