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北市文化資產修復遇挑戰 議員促建置「文資建材銀行」

2025/01/06 15:28

台北市政府示意圖。(資料照)台北市政府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蔡思培/台北報導〕台北市文化資產占全台最多,但文化資產再修復時常在技藝、法規、建材部分面臨挑戰。北市議員詹為元建議台北市政府效法台南、嘉義等縣市成立文資建材銀行線上平台,有效媒合建材擁有者與文資修復需求方,也讓老屋建材資源循環再利用。

不過文化局回應,國內部分縣市建置的建材銀行相關線上平台,媒合的舊建材是使用於非文資建物修繕,但北市文化局辦理文資銀行可行性評估,是以再利用於文資建物修復為評估方向,且北市文資修復工程多委託具文資修復經驗的廠商執行,由廠商自尋建材,目前未接獲修復工程施工單位反映舊建材需求,但後續會將持續觀察民間單位是否有需求。

詹為元指,台北市擁有全台最多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等多達569處。但北市文資修復工作常遇到專業技藝人力、法規限制、修復建材的取得等阻礙。北市在2021年就提出《北部文資建材銀行評估計畫》,希望收集非列管老舊建築拆除後的建材,將建材整合後媒合給需修復的文資使用,但最後北市評估認為應由中央主導、地方輔助,函文至今中央未回覆,計畫也無疾而終。

詹為元提到,國際已有類似建材銀行成功經驗可供參考,歐盟建材銀行提倡「搖籃到搖籃」設計理念,確保建材在建築拆除後能再利用;日本也透過「古材銀行」保存歷史建材,結合傳統建築技術進行文化遺產修復。國內也有縣市已完成線上建材銀行平台,嘉義市在2015年成立線上建材銀行平台,透過雲端技術媒合老屋建材再利用;台南則在文化園區內推出實體的建材銀行。

詹為元認為台北市在等待中央回應的同時,可以自行評估設置文資建材銀行線上平台的可行性,也可借鏡嘉義成功模式。文資建材銀行線上平台可將老屋建材資源循環再利用,並降低文化資產修復成本與技術障礙,推動文化資產永續保存與發展。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