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用陶土說故事 金門陶藝達人王明宗「陶.憶」展登場

2025/03/02 19:42

王明宗和他的作品〈祖孫情〉。(記者吳正庭攝)王明宗和他的作品〈祖孫情〉。(記者吳正庭攝)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金門有「風伯傳人」之稱的08陶藝達人王明宗,即日起至4月15日在國立金門大學圖書館舉行「陶.憶(Clay.Memory)」個展,透過校方專屬燈光及場景安排,適切烘托出17件作品人物的五官及神韻,跟隨王明宗走入那段孕育他成長的年代。

金門陶藝達人王明宗(中),應邀在國立金門大學圖書館舉行「陶.憶(Clay.Memory)」個展,與該校圖書館館長顏郁芳(右2)、學務長董燊(左2)、賢庵國小校長黃芸芸(左1)、縣府政風處處長王育俞(右1)等人到場祝賀。(記者吳正庭攝)金門陶藝達人王明宗(中),應邀在國立金門大學圖書館舉行「陶.憶(Clay.Memory)」個展,與該校圖書館館長顏郁芳(右2)、學務長董燊(左2)、賢庵國小校長黃芸芸(左1)、縣府政風處處長王育俞(右1)等人到場祝賀。(記者吳正庭攝)

金大圖書館館長顏郁芳說,王明宗最為人熟知的是風獅爺(金門又稱「風伯」)創作,此次展出的作品,除了3幅畫作,其餘17件都以陶土為材料;他的作品,將一般陶土最難傳達的神韻,拿捏的維妙維肖;例如〈祈禱〉,由上往下欣賞,彷彿一種「神的視野」,把人物無奈又無助的表情刻畫出來,極具感染力。

金門陶藝達人王明宗的作品〈餓〉。(記者吳正庭攝)金門陶藝達人王明宗的作品〈餓〉。(記者吳正庭攝)金門陶藝達人王明宗的作品〈祈禱〉。(記者吳正庭攝)金門陶藝達人王明宗的作品〈祈禱〉。(記者吳正庭攝)

王明宗說,所有的作品都來自他人生的回憶,尤其對於人物的掌握,最在意的就是作品的眼神。他舉例,作品〈餓〉就是他看到朋友的弟弟,身上穿著哥哥傳下來不合身的背心,手裡用筷子挑著「番薯糜」的番薯簽,還有那個年代常會出現的癩痢頭,所以胖弟弟也剃了大光頭,右腦勺有狗皮藥膏,因為吃得最多,身形胖嘟嘟。

金門陶藝達人王明宗以「師公」為對象刻畫的作品〈傳承〉。(記者吳正庭攝)金門陶藝達人王明宗以「師公」為對象刻畫的作品〈傳承〉。(記者吳正庭攝)金門陶藝達人王明宗在國立金門大學圖書館舉行「陶.憶(Clay.Memory)」個展,他以一顆破裂的砲彈闡述戰爭下的老百姓的樣態。(記者吳正庭攝)金門陶藝達人王明宗在國立金門大學圖書館舉行「陶.憶(Clay.Memory)」個展,他以一顆破裂的砲彈闡述戰爭下的老百姓的樣態。(記者吳正庭攝)

1962年出生,畢業於新北市復興美工雕塑繪畫科的王明宗說,那個年代沒有電動、沒有手機,外面的紅土就是最好的遊樂場,下了雨,立刻變成紅泥巴,又成了他和鄰居揉捏把玩的目標,平日所見的戰車、人物,就是他信手拈來的素材,玩泥巴玩出興趣,促成他日後走上陶藝創作的道路。

顏郁芳說,重新調整過後的金大圖書館,不僅每面窗戶看出去都是1幅畫,精心打造的藝文陳展空間,可以讓進來圖書館不論是感受書香或是想要發呆、放空,都能度過一個美好的時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