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黃耿國用鏡頭說在地文史 33張老照片回顧台南善化牛墟牛隻買賣
黃耿國展出33張1979-1983年善化牛墟照片,回顧早期牛隻交易情形。(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善化牛墟是目前全台僅存的3座牛墟之一,早期是農村牛隻買賣的交易場所,1997年國內爆發口蹄疫之後,即禁止牛墟牛隻買賣。65歲的黃耿國最近應山上區全興資源再生公司之邀,舉辦善化牛墟影像回顧展,透過33張老照片,帶民眾一窺昔日牛隻交易的盛況。
黃耿國從10幾歲開始,就愛上攝影,常拿著相機記錄家鄉善化的大小事,此次展出的作品,拍攝時間為1979年至1983年間。
黃耿國展出33張1979-1983年善化牛墟照片,回顧早期牛隻交易情形。(記者劉婉君攝)
黃耿國說,牛墟的牛隻買賣會透過摸齒、考牛、試步、試犁等過程,確認牛隻的健康狀況及能力,但善化牛墟因空間有限,沒有試犁。摸齒時要有技巧地將牛的舌頭往後推,以避免手被牛咬傷;考牛則是讓牛隻拖行牛車,測試牛的力氣,試步則是觀察牛隻行走的穩定度。
此次展出6張考牛的照片,每位「考牛師」的動作都不一樣,有的會拿藤條輔助,還有少見的女性考牛師,還有小牛一直跟在母牛身邊不願離開,被人合力拉走;且買牛的價格並非秤重,而是買賣雙方達成協議後,當場數錢完成交易。
黃耿國展出33張1979-1983年善化牛墟照片,回顧早期牛隻交易情形。(記者劉婉君攝)
「善化牛墟全景」則是黃耿國以3張照片合成,當時屏東有多頭牛被偷,大批農民包車追到善化牛墟找尋,照片中可看到大批人潮,除了正常交易的人之外,有的圍著牛隻確認是不是被偷的牛,有人站在高處掌控現場狀況,還有到場調查的警察,以及看熱鬧的民眾。
黃耿國說,那一天在現場一共找到5頭牛,照片中還由員警拉著證物牛隻準備回分局。
「黃耿國善化牛墟影像回顧展」在全興藝文空間展出至3月31日止,全興資源再生公司執行長張聰賢表示,公司利用將藝文活動帶同仁面前,且定期更展,除了內部可以欣賞,一般民眾也可以在上班時間預約參觀。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