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屏縣出版原鄉文化照顧指引書 因應極高齡社會

2025/03/12 14:47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屏東縣原住民人口6萬2297人,占全縣7.89%,且55歲以上者近27.3%,已是極高齡社會,屏東縣政府在長照處成立兩週年之際,出版《屏東縣原鄉文化照顧指引——部落長照故事彙編》,今(12)日發表;以18則部落照顧故事,讓讀者身歷其境,可視為引領長照人在原鄉服務的「聖經」。

屏東縣政府今(12)日發表《屏東縣原鄉文化照顧指引——部落長照故事彙編》專書,由長照處長陳桂敏(中)、許俊才教授(右2)導讀,原民處長陳美鈴(左2)也出席。(記者羅欣貞攝)屏東縣政府今(12)日發表《屏東縣原鄉文化照顧指引——部落長照故事彙編》專書,由長照處長陳桂敏(中)、許俊才教授(右2)導讀,原民處長陳美鈴(左2)也出席。(記者羅欣貞攝)

今天的新書發表會在屏東縣政府舉行,由長照處長陳桂敏、屏東縣原住民族長照服務研發中心顧問許俊才教授攜手導讀。

陳桂敏指出,屏縣府2023年8月1日成立「屏東縣原住民族長照服務研發中心」,深入了解長照人員面臨的原民長輩生活日常及背後的文化差異;部落多有老老照顧型態,但因照顧決策權、族人對照顧責任的眼光,甚至性別等,影響使用長照意願,尤其家庭照顧者更難「與外人道也」,因此長照處以部落聚會形式、傳統食物、編織等凝聚彼此,漸漸引導家庭照顧者聊現況與壓力,鼓勵他們關注自己身心健康與發展興趣,因此協助長照人員融入部落。

專書邀集醫師、照管專員、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個管員、文健站負責人、照顧服務員、靈媒、牧師、各級民意代表等實際服務者,討論照顧困境與文化議題,再由長照實務工作者與專家學者一起將學理融入,完成專書。

許俊才表示,他是屏東排灣族人,肩負提供「因地制宜」照護方式的使命感,該書的發想就是從魯凱族、排灣族生活文化特性展開,再以各式各樣的照護場域,交織醫藥食衣住行等日常需求,衍生出長輩在部落生活的縮影,讓對原鄉長照服務有興趣者,都能從故事中認識原住民族文化,提升長照服務的文化友善度。

《屏東縣原鄉文化照顧指引——部落長照故事彙編》,以18則部落照顧故事,讓讀者身歷其境。 (記者羅欣貞攝)《屏東縣原鄉文化照顧指引——部落長照故事彙編》,以18則部落照顧故事,讓讀者身歷其境。 (記者羅欣貞攝)

近年才從外地返鄉服務的張駿杰,曾擔任居服員與督導員,他說,身為排灣族人卻不會族語,讓一開始被照顧的長輩相當不諒解,直到自己虛心學習、增加用族語溝通的機會,雙方的情感才快速加溫,讓他深刻體認語言是不可或缺的溝通關鍵,也決定加入編輯書籍的團隊。

林冠馨是平地人,她說,曾因原民長輩要求非原民照服員提供服務而感到疑惑,經深入了解後得知長輩是貴族,擔心自己的疾病、失能被部落族人知道而有失顏面,因了解這層文化意涵,在往後的服務過程中,更加時刻提醒自己與夥伴們,保有長輩隱私的重要性。

長照處表示,今年也會在屏北、中、南開課,就書中18個案例進行研討,讓長照人員知道在原鄉服務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情境,並學習如何妥適解讀族人的需求,進而提供適切的服務。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