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驚見!文化部長李遠捐贈「家傳珍貴素描」 台博館展現藏品新生命

2025/05/16 21:00

文化部長李遠捐贈父親李琳收藏日本畫家茅野正名手稿予台博館。(台博館提供)文化部長李遠捐贈父親李琳收藏日本畫家茅野正名手稿予台博館。(台博館提供)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為迎接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國立台灣博物館推出「物件的記憶—家藏、捐贈與新生」微型展,共同見證物件從個人回憶轉化為公共記憶的過程。

展覽展出橫跨人文與自然領域的珍貴藏品,包括文化部長李遠捐贈的茅野正名手繪素描、樺山資紀總督的掛軸、2022年發表的新種猶加敦深水蝨正模式標本,以及建築師王秀蓮的手繪建築圖等,展現豐富多元的典藏面貌。

文化部次長徐宜君表示,博物館預算有限,透過大家的捐贈,讓博物館得以有更豐富的館藏,提供全民接近文化的機會。此次展覽以「物件的記憶」為主題,呈現每件捐贈物件背後的故事與意義,讓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得以傳承並帶來新生命。

文化部長李遠捐贈父親李琳收藏日本畫家茅野正名手稿,其繪製內容正巧為台博館館藏品。(台博館提供)文化部長李遠捐贈父親李琳收藏日本畫家茅野正名手稿,其繪製內容正巧為台博館館藏品。(台博館提供)

台博館長陳登欽指出,博物館是保存家庭物件與研究成果的可靠之所。透過人文與自然各領域的捐贈,展現博物館多樣性的價值與信任。他也以台博館現正展出的「偶」特展為例,展覽源於林經甫博士捐贈的1萬多件戲偶藏品,讓台博館成為台灣戲偶收藏的重要據點。

台博館目前館藏文物及標本逾13萬件,其中捐贈品多達26,447件,占整體館藏近20%,另收藏建築圖13萬3,000餘件,全數為捐贈品,是博物館典藏的重要來源。本次微型展從中精選物件展出,每一件都承載個人情感與家族記憶,也見證社會與自然的演進軌跡。

「物件的記憶—家藏、捐贈與新生」微型展即日起至5月25日於台博館本館展出。詳詢台博館官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