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歌劇偶戲跨界 即時投影關鍵在小肌肉運作 導演曝操偶最高境界

2025/05/20 00:46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導演鄭嘉音貼出一段短片,讓人看見操偶師「手嘴並用」的功夫。(翻攝自鄭嘉音臉書)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導演鄭嘉音貼出一段短片,讓人看見操偶師「手嘴並用」的功夫。(翻攝自鄭嘉音臉書)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國樂團2019年的台灣歌劇作品《我的媽媽欠栽培》,將於5月23日重啟巡演。這部改編自作家楊富閔散文的舞台作品,充滿台灣味,以偶戲跨界合作,讓現實與幻想交織呈現,讓原著作家也大喊特愛操偶的表現。

負責偶戲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導演鄭嘉音,今天在臉書貼出一段短片(https://reurl.cc/NYLWWe),親自揭開把偶戲演活的特別技法,只見一個操偶師,嘴巴咬著一個一片大紙板,上上下下創造歌廳內星光燦爛的情景,雙手還拿著粉紅道具左右移動,為熱鬧氣氛加分,鄭嘉音說,要讓大家看看操偶的最高境界:「手嘴並用」。

鄭嘉音表示,「這次在北藝中心大劇院演出,即時透影的操偶台和觀眾們比起之前中山堂要靠近許多,大家看戲之餘,也可以欣賞操偶師的八爪章魚功。」

鄭嘉音還附帶說明,《我的媽媽欠栽培》這齣歌劇主要還是以人戲為主,但偶戲演員7人組卻是在3月初最早就開排,「偶戲演師必須懂得所有戲劇的表演元素,另外再加上操偶的技術,像這次操偶的同時還需要一邊唱歌。許多時候他們在偶的身後不被看見,甚至是兩三個人合作撐起一個偶,即時投影的部分還需要如同外科醫生般穩定的小肌肉運作,希望大家可以欣賞到精湛的操偶,多多給他們一些掌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