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沒座位、牆會拆、人可跳!北藝中心化身「銳舞」戰場 「共和國」不僅戲劇更是極限體驗
觀眾不再只是坐在觀眾席上的旁觀者,而能穿梭其中、自由參與的探索者。(北藝中心提供)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一場長達6小時的劇場派對《共和國》(Respublika),將於6月4日至6月7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超級大劇院」登場。作品融合劇場、社群實驗、電子音樂與空間裝置,由波蘭導演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Łukasz Twarkowski)執導,打造出一個不設座椅、不設框架、全面沉浸的城市幻境。
塔沃柯夫斯基與來自各國的15位藝術家,其中包括演員、作曲家、DJ、服裝設計共創《共和國》。(北藝中心提供)
作品發生在移動房屋、大廚房、桑拿房、太空艙等空間場景與大小舞台,觀眾不再只是坐在觀眾席上的旁觀者,而能穿梭其中、自由參與的探索者。演出結構分為三段。起初觀眾在場域中自由穿梭,探索如街道迷宮般的裝置空間;隨後進入劇場核心,宛如拍攝現場與螢幕同步交錯的多線敘事;最終牆面將被完全拆除,舞台轉化為Techno音浪主導的狂歡場域,演員、DJ與觀眾共同舞動,形成一場不可複製的感官衝擊。此作靈感來自18世紀末的「保拉瓦共和國」(The Pavlov Republic),是一個由波蘭神父與800位農民建立的短暫自治社群。《共和國》藉由裝置重現其理想社會藍圖:學校、劇院、移動車屋、大廚房與小型街道應有盡有,觀眾不再是觀看劇場的人,而是進入這個以「反職場」與「反效率」為命題的社會實驗場。
作品發生在不同的空間場景與大小舞台之間。(北藝中心提供)
本次演出另受矚目的部分,是與台北知名地下舞廳當鋪Pawnshop聯手打造、唯一一場「《共和國》x銳舞(Rave)文化派對」,將於6月7日深夜11點50分至6月8日凌晨登場,邀請觀眾一同進入音樂與自由交織的無界時空。
「銳舞」(Rave)並非單指某種舞風,而是一種群體在電子音樂包圍下的集體解放狀態。發源於1980年代底特律與芝加哥,以Techno與House為主軸的電子音樂蔓延至英國與德國後,迅速演化為一種社會次文化——人們在廢墟、倉庫、工地,甚至夜晚未歸的劇場中跳舞、聚會,不為生產,只為活著與彼此感知。與夜店的消費式快樂不同,銳舞強調自發與連結,是一場沒有明確邊界的社群儀式。Techno節奏穿透夜色與城市殘骸,在人群跳動的肉身中尋找自由的定義,也因此成為當代劇場創作靈感最豐沛的養分之一。
《共和國》打造出一個不設座椅、不設框架、全面沉浸的城市幻境。(北藝中心提供)
《共和國》不只是劇場,也不是派對,更像是一場必須親身經歷、共同參與的集體事件。戲劇拋出疑問「什麼是自由?」但它不提供答案,而是用聲音與肢體語言邀請觀眾一起尋找。詳詢OPENTIX網站。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