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文化遺產申遺困境難解 李靜慧:修復專業是台灣文化版「TAIWAN CAN HELP」的起點

2025/06/05 11:43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今(5)日出席立法院,進行「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推動現況」專題報告並備詢,針對我國無法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一事,她坦言,因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國,無法簽署《世界遺產公約》,導致無報名資格,當前僅能透過設立「潛力點」進行準備並嘗試國際連結。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今日至立法院報告並備詢。(記者董柏廷攝)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今日至立法院報告並備詢。(記者董柏廷攝)

立委林宜瑾質詢指出,台灣醫療在國際上已廣獲認可,「TAIWAN CAN HELP」成為共識,文化領域是否也能採取跨國策略,推動世界遺產登錄?她並以樂生療養院為例,指出漢生病歧視歷史具有普世性,有助於突破國家限制,爭取「跨國申遺」的可行性。

李靜慧回應表示,即使在聯合申遺中,各參與國仍需為公約締約方,台灣目前不具備以獨立身分報名的資格。她強調,即便如此,文化部將持續與外交部合作溝通,讓世界看到台灣文化資產的保存價值,「我們準備好了,我們可以!」

針對外界提出以跨國申遺為突破方式,立委林宜瑾提及2009年由樂生保留自救會與民間團體舉辦的國際工作坊,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專家、西村幸夫即建議,可由國際組織主導申請,將台灣作為其中一地點納入,「漢生病歧視的歷史具普世性,聯合申遺不見得會因國家地位被拒收」,或許是突破當前困境的可能途徑之一。

目前樂生療養院即被視為最具潛力的申遺對象之一,其歷史特殊性與人權意涵亦獲國際專家肯定。根據文化資產局會議記錄,2017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設有「消除對漢生病患者歧視特別報告員」,台灣民間社會在2020年即已提出保障漢生病長者尊嚴生活的策略,顯示台灣早已展開積極行動。

立法委員林宜瑾。(記者董柏廷攝)立法委員林宜瑾。(記者董柏廷攝)

李靜慧回應,文化部高度重視申遺議題,也認為國際合作是推動文化能見度的重要策略。她表示:「第一次聽到西村幸夫老師說的話也很興奮,阿里山森林業暨鐵路文化景觀也曾被提及可作申請對象。」但她也坦言,經同仁查證,即便是跨國聯合申請,每個參與國仍需為《世界遺產公約》的締約國。以庫克群島為例,雖非聯合國會員,卻因是紐西蘭聯繫邦而由紐西蘭代為簽署而具備申遺資格,「但台灣目前完全並不在任何締約國的架構之內。」她進一步說明:「目前我們沒有報名資格,但可以讓國際知道台灣每一項文化資產都非常具有保存價值,具有世界遺產的能量。」

最後,李靜慧分享,捷克克倫諾夫一座800年古橋曾由台灣匠師協助修復,當地政府至今仍對台灣表達感謝,「這也許是文化版的TAIWAN CAN HELP,我們在文資修復上的實力,也是台灣走向世界的一扇門。」文化部未來會持續觀察國際動態,尋找可行的策略或制度變化。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