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黃麗群/後來怎麼了

2016/10/10 06:00

◎黃麗群

1997年我安裝了人生第一部個人電腦與撥接網路,CRT顯示器上可看見瀏覽器IE 3.0,電子郵件軟體是Internet Mail and News 2.0(Outlook Express的前身)(你沒聽過Outlook Express)(……ok當我沒說)。

很奇怪,至今還記得這細節:電子信箱設定完成,我按下軟體界面的小鈕「Send and Receive」(收發郵件)。然後又按一下。然後又按兩三下。雖然非常明白五分鐘前才成立的電郵不會有任何訊息進入。我等待什麼呢?沒有什麼好等,又像什麼都等得到,或許那時的確隱約預感了一個從未相識的時代要衝進來,將與它相殺相愛,切膚切齒,有時痠麻有時疼痛,電流啪茲啪茲。讓我們低著頭走路,讓我們獨自露出恍惚微笑。

而後來怎麼了?後來信箱地址大多廢立無常,直到十年前固定於輕便的Gmail。後來,每天必須開啟它,每天逃避開啟它。曾有很長時間醒來第一件事是啟動電腦上網,又變成檢查枕邊的手機,新的訊息新的推播帶來新的爆點激發新的意見導致新的掐架新的謊言產生新的發展收到新的訊息……後來我發現這無非日復一日。

日復一日的新就不是新,日復一日的追逐反而更接近滯留,此時再談網路生活,感覺就是老夫老妻。時間已進行到大多人醒著時刻已無可避免都在「線上」,幾年前我為了控制過度外溢的溝通管道,停止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不急的事寫Email,急一點在facebook上找人,更急打電話,其實夠用。我漸漸往後退。

何況全城熱話早就無關線上,已經重回路上,唯有鬢毛雖衰鄉音無改的同一群人,十年前在印刷紙上批駁青年人沉迷網路是務虛,頹廢,身心不健康;十年後倒算已知上網,不妨換到網路上繼續批駁青年人務虛,頹廢,身心不健康,至於青年人做了什麼一向並非重點。當然這也是個證據:連這些兒童相見不相識的人都已習慣,代表它的確是洗盡鉛華,家常了。好萊塢電影也無意識地記錄了大眾投向網路的視線軌跡,例如1995年《網路上身》,不算佳作,但呈現了關係之初的猜疑,小題大作,刺激妖媚,後來有了情甜意洽的《電子情書》,後來又有《駭客任務》、《全面啟動》,表面曲折華麗,但論人類意識與網路之間關係,更像肉體與震顫之情終於平淡的伴侶,多年後一起參禪打坐。

我們這輩人的人生到此,大概剛好被網路普及的時間點切成一半一半,醒醒地目睹了一整個創世紀,也醒醒地看見天上煙火飄覆成日常風土。我曾認為網路及其各種創造是史上最浩大的奇觀,我現在依舊這麼想,不過就像各種美麗的愛,在改變一切後又像是什麼也改變不了,曾富有許諾的童話終於還是成為閒話,也不是幻滅,就是樸素地覺得,喔,是這樣沒錯。關於後來的事,多半是這樣沒錯。●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