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洪瑞麟千餘件遺作捐文化部 最後油畫開箱首曝光

2021/02/02 05:30

洪瑞麟於1996年最後一幅未完成的油畫作品,是在過世前1個月,在洪鈞雄鼓勵之下所創作,藝術家晚年重拾油畫,表達對礦工好友思念之情。(國美館/提供)

〔記者蘇孟娟、陳昱勳/台中報導〕以「礦工畫家」聞名的前輩畫家洪瑞麟,千餘畫作返鄉歸根成為公共財!洪瑞麟晚年移居美國,於1996年過世,其長子洪鈞雄決定將大半作品及手稿等捐贈回台,分別贈予北美館及文化部。予文化部的作品於去年底返抵國門,經國立台灣美術館盤點後,共有1496幅圖及40本素描冊。昨日舉行開箱,並揭示3件代表作,1954年及1956年的作品〈礦工〉與〈水彩〉,以及1996年洪瑞麟生前最後一幅未完成的油畫。

國美館昨日舉行洪瑞麟作品開箱。文化部長李永得(左4)、國美館館長梁永斐(左2)、台灣美術史學者蕭瓊瑞(左1)、洪鈞雄世交呂學偉(左3)、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右3)、立法委員黃國書(右2)、台北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洪瑞麟學生、右1)與開箱作品及速寫本合影。(記者陳昱勳攝)

已高齡80的洪鈞雄因遠在美國,特別越洋視訊參與開箱,並透露父親曾對他說,「藝術家應求真、求善、求美,因為我跟礦工生活在一起,所以我要把他們畫出來。」洪鈞雄也說,在確定捐贈後,曾與父親夢中相見,他向父親報告自己捐贈的決定時,父親笑得很開心,還不忘叮囑他要跟大家致謝,他相信讓父親的作品返鄉、捐給文化部,是最有意義的出路。

作品〈礦工〉(左),彩墨、紙本,1954年,一片黑暗背景中的勞動礦工,流露藝術家人文關懷之情;右為作品〈風景〉,水彩、紙,1956年,色彩奔放大膽,相較其他人物創作,為洪瑞麟罕見的抽象作品。(記者陳昱勳攝)

洪瑞麟(1912-1996)出生於台北,在石川欽一郎的指導下學習水彩與素描,1930年赴日習畫,隔年考入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美術大學),曾任職瑞芳的煤礦工廠,晚年定居美國。國美館表示,洪瑞麟繪畫生涯大致可分為藝術啟蒙(1924-1930)、留日進修(1930-1937)、礦工(1938-1972)以及晚年陽光時期(1972-1996),作品包含仿米開朗基羅作品臨摹素描、留學創作以及最知名的礦工系列。

洪瑞麟的素描本,一窺藝術家創作歷程。(記者陳昱勳攝)

為迎接作品回台,國美館2年前委託台灣美術史學者蕭瓊瑞前往美國調查造冊,回憶過程,蕭瓊瑞表示,每天從早到晚就在畫室不停地將洪瑞麟的作品拍照、編號,度過非常充實的7天,他也感到相當激動,離開故鄉的作品,近年來陸陸續續回到台灣,而他有幸參與其中,蕭瓊瑞認為,大家應要永遠把文化當成大事在做。

蕭瓊瑞指出,在〈礦工〉中,畫面呈現礦工們在礦坑裡伴隨著微光,這樣的畫法難度相當高,且色彩處理細膩;另一幅〈風景〉則是藝術家早期罕見的抽象表現作品。此外,在過世前1個月創作而未完成的油畫,洪瑞麟憑藉記憶將礦工好友描繪出來,畫面依稀可見未上色且保留鉛筆痕跡的物件。蕭瓊瑞表示,過去以來,洪瑞麟被稱做「礦工畫家」似乎有點窄化,其實他的素描以及其他抽象作品,表現多元且不俗,尤其素描在所有前輩畫家當中可算前幾名。

昨天開箱儀式由洪瑞麟生前好友呂雲麟兒子呂學偉,代表家屬捐贈作品,文化部長李永得代表接受並頒發感謝狀,李永得表示,文化部的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不只重新整理藝術領域作品,也使流落在海外的作品紛紛返台,豐富了國美館館藏,提高美術館格局,也因此,國家有重大責任向國人分享前輩藝術家作品,此批作品預計於2年內展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