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國際藝聞】窮盡自身的行為藝術 《瑪莉娜的512小時》

2022/04/02 05:30

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其作品關注肉體與精神的狀態,以及個體之間的聯繫。(捷傑電影/提供)

文/黃秉睿

有「行為藝術教母」稱號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1946-),自1970年代嶄露頭角後便活躍至今。出生於南斯拉夫的瑪莉娜,成長於父母嚴密的管控下,對自由的渴望使她的創作在身體自主、親密關係,乃至表演者與觀眾的連結皆有深刻的探討。

在早年作品《節奏十》(Rhythm 10,1973)中,瑪莉娜準備了20把刀具與兩台錄音機,一手張開置於平面、一手持刀快速地依序刺過指間空隙,每當刺傷手指便換下一把,直到用遍20把刀。她錄下過程,播放錄音帶後重複行動,只是這次,她試圖跟隨錄音、重現前一輪的聲響:刀子落下的聲音以及她的哀號。瑪莉娜以此表演結合過去與當下,探討肉體與精神的極限。而在其最為人所知的創作:《節奏零》(Rhythm 0,1974)中,她準備了數十種物品:玫瑰、羽毛、剪刀、手槍與子彈……並允許觀眾在6小時內對她做任何事、毋須負責。瑪莉娜物品化自身,藉以探求不為人知的人性陰影。

《瑪莉娜的512小時》劇照。該作詳實地記錄了瑪莉娜於2014年推出的行為藝術《512小時》(512 Hours),觀眾可在戲院中感受瑪莉娜的創作魅力。(捷傑電影/提供)

紀錄片《瑪莉娜的512小時》(512 Hours)以其於2014年推出的同名作品為紀錄對象。在為期64天的展演中,入場群眾禁止攜帶任何物品,並且可自行決定停留時間。群眾與表演者一同成為展演的一部份,瑪莉娜將其藝術的核心精神推展至新的境界。電影不僅包含展覽側拍,亦訪談許多參與者及藝文人士,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可藉此觀影機會沉浸在瑪莉娜的藝術中。《瑪莉娜的512小時》將於4月15日正式在台上映。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