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家庭plus.世界超有事】琴聲響起 願苦難退去
音樂家馬泰羅,為烏克蘭難民演奏。(美聯社)
文/愛莉森
當俄羅斯的飛彈落在烏克蘭土地上的那一刻,坐在電視機前的大衛戴.馬泰羅(Davide Martello)知道該是動身的時候了,他收拾好行李,拖著小平臺鋼琴,從德國開車朝烏克蘭方向前進,15個小時後,他抵達了波蘭邊界入口。
數百萬烏克蘭人從戰區撤離,絕大多數的人都逃到波蘭避難,他們從沒想過「難民」兩個字會用在自己身上,不久前俄軍轟炸的聲音還在耳邊迴盪,異鄉擁擠的收容中心,讓他們更加感受到無家可歸的悲哀。就在這個時候,他們聽到了鋼琴聲奏著熟悉的旋律;德國鋼琴音樂家馬泰羅在波蘭邊界,演奏披頭四的歌曲〈Imagine〉,為苦難者敞開一扇門,讓他們可以暫時從現實中抽離,在音樂中避難。
馬泰羅是知名的「戰地琴人」,過去10多年來,他用電動拖車拉著破舊的平台鋼琴,到世界各地發生衝突的地方演奏;他曾到過阿富汗戰區、土耳其公民抗爭運動現場、巴黎恐怖攻擊地點,以及美國種族衝突爆發地演奏。一旦鋼琴聲響起,人們就會停下來,暫時忘了原本的悲傷或憤怒,馬泰羅說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拖著鋼琴到世界各地演奏,馬泰羅最常面臨的是交通難題,有一次他到舊金山表演,那裡的丘陵地讓他吃足苦頭,他用腳踏車拖著鋼琴下坡時,因為撐不住鋼琴重量,連車帶琴衝下坡道,直到撞上石墩才停下,鋼琴摔得支離破碎;原以為演奏要泡湯了,沒想到當地一家鋼琴店從社群網站得知消息後,立刻阿莎力送一架二手鋼琴給馬泰羅,讓他十分感動。
馬泰羅最近還分享另一則溫馨故事,3月初他在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演奏時,天空突然飄起雪來,一名烏克蘭老太太,撐開大毛毯為他遮擋風雪,直到演奏結束,最後老太太還給了他一顆蘋果。即使是被戰爭蹂躪的地方,仍處處可見美麗人情風景,這或許也是支撐馬泰羅繼續演奏的動力。
馬泰羅在演奏的現場,從不批判任何事,和平是他的唯一的宣言;馬泰羅的行動也獲得歐洲議會的認可,表揚他在促進世界共同價值觀上有傑出貢獻。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