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給母親的情書】 張維中/很會走的人

2022/05/03 05:30

圖◎達姆

◎張維中 圖◎達姆

疫情阻礙了許多事。其中,包括延宕了一位年近八旬的女人,試圖再次超越自我的壯舉。

這個女人不懂英文,不識日語,害怕一個人進出海關;曾經因為不愛搭飛機,即使有人陪同在側,仍會緊張到全身緊繃――飛機餐吃不下,廁所也不敢去。這樣的她,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前一年,竟首次成功獨自搭機來回台灣和日本,立下了人生的里程碑。

「先去吃飯吧!」一下飛機後,接機的人問她,怎料她回答:「吃不下囉,很飽!」居然有吃飛機餐?見她一臉精神抖擻,原來不僅好好吃了頓飯,還睡了個好覺。

活到老學到老,總願意嘗鮮並挑戰自我,這個厲害的女人,是我的母親。

以前那麼膽小的她,現在竟然能夠一個人進出海關搭飛機了。「原來也沒那麼難嘛!」她自問下次該挑戰什麼呢?開始想像下次到東京,能認識幾條簡單的電車路線,那麼當我去上班時,她就可以自己到遠一點的地方走走了。有一瞬間,她找到人生的新目標,但很快卻又退縮,搖頭自答,說東京地下鐵那麼複雜,應該是沒辦法的。

我鼓勵她以後每一年多來幾次,每次待久一點,熟能生巧就沒問題了。

就這樣,都說好了,那一年的機票也買好,結果,疫情爆發了。

疫情阻礙我媽再次練習一個人搭飛機,也擱置了她追求在異鄉獨遊地下鐵的夢想。

無法出遊的這兩年,回想起來,我媽有不少次突破自我的上限,都是因為日本而辦到的。

比搭飛機更早以前的紀錄,是她做到了不靠別人幫忙,自己到我家附近的超市和串燒店買東西。要知道對於一個沒什麼海外旅遊經驗的長輩而言,只要一看到外國錢幣,無論此人在台灣菜市場有多麼所向披靡,都會立刻像被點了穴道似地僵住,武功盡失。最初我媽也是這樣的,但最近這幾年,她學會認識了日幣,要是買東西遇到太瑣碎的金額時,乾脆直接把零錢包攤開來讓店員拿。至於能刷卡的店更簡單了,拿出西瓜卡或信用卡逼一下就行。

既然已學會付錢買東西,那麼就能再挑戰進階了。前幾年她來玩時,如果我要進公司開會,就會帶她去離我家不遠的購物中心。那裡腹地廣大,逛一整天都行,把她放在那兒慢慢逛,不擔心她會無聊。更重要的是,只要她不離開,就不怕會走失,等我下班後去找她就行,彼此都有安全感。如果逛累了,想坐下來吃東西喝咖啡也沒問題,畢竟她已經學會付款,手指菜單照片就行。

有一次去接她時,見她手上提著服飾店的提袋,原來是買了衣服。

「店員小姐真有耐心,而且好聰明,我都跟她講國語,結果只會說日文的她,怎麼好像都聽得懂我講的話一樣。」

我媽開心與我分享她的戰利品,還有這段她再次超越自我的人生紀錄。

我懷疑全天下的媽媽們到底多有潛力,是否在拉拔牙牙學語的嬰孩長大時,已在身體內建好某種神祕的翻譯機?我媽居然可以在語言完全不通的情況下,溝通到她要的顏色與尺寸,最神祕的是,店員還跟她說只差多少錢,就能打折或送一雙襪子之類的,我媽居然也懂,成功完成任務。

十多年前,當我決定移居到日本時,我和我媽的人生,想必都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狀態。然而那時候,我只是全心全力顧著迎接自己的新生活,並不在身旁也沒有餘力,去關照到她是如何直擊那些新的課題。直至近幾年,當她到東京旅遊短居時,我才從她樂於接受挑戰的性格中,回溯出當我不在台北生活,而我爸也離開這個世界以後,她如何活出自己過日子,而不是被日子度過。

因為喜歡日本,更因為要來找我,並配合我在異鄉的生活,這一切激發了我媽的潛能。

但我的姊姊們開玩笑說,其實背後還有一個很大的助力,那就是逛街。沒錯,我媽真的很愛逛街。逛街默默帶出一股力量,讓她在異鄉辦到自己都覺得做不到的事。

她總是充滿好奇,喜歡看街上或店裡又有什麼新玩意兒。這一點我是遺傳到她的,然而有一點我比不上她,那就是只要抱持著逛街這個目標,我媽超級能走路。雖然她還沒學會一個人搭地鐵四處玩,但因為她曾說「去東京就算只是在街上走路都開心」,所以不必我帶路,她已經學會自己從我家走路到築地、銀座和有樂町。

她真的很會走,而且人在國外像是被軟體更新了,比在台灣還會走。起初我的姊姊們半信半疑,後來有機會跟我媽一起來日本時,終於明白我童叟無欺。

只把遛狗當運動的三姊最早棄械,要是在東京一起跟我媽去逛街,她最後乾脆去找個咖啡店滑手機。我算是有在運動了,且自認很能走,但面對逛街時的我媽,也曾有俯首稱臣的經驗。記得有一次在福岡逛街,到最後我甚至提議:「媽,我請你去做個腳底按摩如何?」我媽以為我孝順呢,其實是我很需要。

在一整天的走路行程中,只要安排喝咖啡的時段,那就是我媽的充電時間。她的咖啡總是很快喝完,接下來就會閉起眼,進入螢幕保護程式的狀態。十分鐘後,比手機快充還強,她已經恢復九成體力,輕輕地試探我一句:「我們接下來再去逛哪裡?」

她那麼能走,走得遠,彷彿呼應著她這輩子經歷過的人生。

客家人出身的她,小時候從桃園鄉下被送到中壢市區的人家當養女,察言觀色之中,她在兩個家族裡尋覓出恰當的生存之道。十幾歲開始在日本料理店工作,接著又到中紡當女工,二十歲的那一年,她義無反顧選擇了一個從遠方渡海而來的陌生男人,或許她很清楚唯有踏上這一步,才能離家北上。這麼一路走來,晃眼就過半世紀。她從買菜都不會,變成左鄰右舍眼中的大廚;從母親經驗值為零,到拉拔孩子長大成人的媽媽――現在連家裡的小狗都深陷在她的母愛。她好像很清楚該走的方向,步伐穩健,但我明白那是她在顛顛簸簸之中學習而來的。若有難以接受的無奈,她努力去消化和轉變心態,包容我們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生選擇,才得以形塑現在的她。

我回台北的時候,工作和飯局經常滿檔,真正待在家裡的時間並不多。不知從哪一年回家時養成的習慣,早上起床以後,常會跟我媽走去附近的早餐店吃早餐。早餐店散落在不同街角,有近有遠,我們慢慢走,邊走邊聊,常忍不住嫌路難走,車子橫衝直撞,路邊的機車和狗大便太多。

「比不上日本的路好走。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夠再去?」我媽又想念起在東京走路的自己。

雖然說這條去吃早餐的路比不上日本,但我其實愈來愈喜歡這段走路的時光。

最近,我媽在聊天群組裡說,她開始再去走操場了。

有一段時間,她會跟結識半輩子的鄰居好友安媽媽,晚上一起去附近的學校操場運動快走,可是幾年前安媽媽驟逝了,此後她再也沒去過。

「我只要走到那裡,就會想到她,很難過。」我媽說。

聽到她願意再去走操場,我有點感傷,也有些欣慰。

我知道有一道難以填平的鴻溝,很會走路的她,終於又努力,跨過去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