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劉梓潔/京都小住 - 2之2

2022/06/23 05:30

圖◎郭鑒予

◎劉梓潔 圖◎郭鑒予

3 鞍馬口

住在鞍馬口的一個月,學會了野餐,認了個哥哥。

京都地鐵僅兩線:東西線與貫穿南北的烏丸線。鞍馬口雖也跟出町柳一樣,是個寧靜的住宅區,不同的是多了地鐵站,可直通烏丸四條與京都車站。但大概是習慣僻靜區域了,並不常進城。附近幾家小餐館也比商業區店家有特色許多:公寓樓下的「坂本麵屋」,堅持使用從東京淺草開化樓送來的麵條,店主與店面一如麵湯般清麗,僅六個座位,時時客滿,卻無逼迫擁擠之感;斜對面的「京香園」讓我們愛上日式中華料理:辣炒蝦仁、回鍋肉、麻婆豆腐、天津飯,比許多地方的中華街都好吃許多,嘴巴同時負責說話與進食的功能,說日文說得很累的時候,就會想吃中國菜,順便和中國留學生店員說說中文。

週末便帶了大創百元商店買的野餐墊,帶了便當、零食、平價紅酒到鴨川邊度過一日。鞍馬口這側的加茂川兩側植物顏色豐富,若一直往上游走,可以到植物園。這兒也是賞櫻勝地,看過滿樹櫻粉整排綻放噴發的照片,此時是深秋,薑黃草坡襯著零星柿紅色的葉,反倒像很會穿搭配色的優雅中年婦人,有種侘寂風雅。

上學的日子節奏相同,不同的是通學景觀,京都盆地北高南低,去程沿著烏丸通一路往下滑,沿途經過同志社大學,回程則是上坡,得費點腿勁,但正可趁慢慢移動觀察沿路店家。我就是在傍晚放學回家路上發現「哥哥的店」。

烏丸通巷子裡的隱密居酒屋,天黑時老闆會把印著惠比壽Logo的移動式招牌燈擺到路口。一人小店,我們在外張望時,老闆竟從另一頭過來,第一句話問我:「日本語、撇拉撇拉?」

撇拉撇拉意思是流利通達,我已在學校學會謙虛的京都式應對:「不敢說有多流利啦,但日常對話應該是沒問題的。」口試通過,老闆領我們到吧台就坐,送上兩碟細緻的三品前菜,有佃煮喜相逢、咖哩炒豆渣、溏心蛋,而不是毛豆和漬物那類現成常見的菜肴。這時他才說,一人小店重視的是韻律,他已有自己的節奏,如果語言不通會很卡,他整個人就運作不起來。一邊閒話家常,一邊在煎台烤台上工作,轉身開冰箱,上酒上菜,配上人生小語和笑聲,一鏡到底,流暢協調,整間店形成獨特的氣場。

我們點了烤魚、烤雞腿,都美味極了。不知怎地聊起年紀,比較之後他年紀最大,便自稱哥哥。哥哥問你們,最理想的人生,快樂跟痛苦的比例應該各占多少?

我說我當然要百分之百的快樂啊!他搖搖頭,「我覺得最完美的人生是百分之八十的快樂,加上百分之二十的痛苦,都是快樂也沒意思。」他自己並沒喝酒,但說起話來有種讓人陶醉的醺然,「我現在大概只做到百分之五十快樂、百分之五十的痛苦,還在努力。」

開店人太多也痛苦,沒客人也痛苦。有人來很快樂,沒人來有時也很愜意,就這樣各占一半地開了二十年。他說這些話的時候臉上還是笑的,感受不到什麼苦。今晚就我們兩個客人,比起居酒屋,更像沉浸式劇場,離開時無限滿足,終於找到一家好玩的店了呢!

我們以為會變成常去的店,沒想到停留期間就只去過這麼一次。而至少我很確信,那夜我感受到百分之百的快樂。

4 觀光客

記得《聯合文學》雜誌做過一期「京都專題」,那時總編輯王聰威說了一句名言:去過十次以上,才叫去過京都。

出發前算了一下,從2005年第一次到現在,這次是第十二次。好像很不可思議,但其實還有很多著名的觀光勝地沒去過,例如伏見稻荷大社。因為一旦熟悉了,去的反而都是那些一去再去的地方,例如:三條大橋、四條河原町。而這幾年秋天為瑜伽進修而來時,更是只待在二條站到北野天滿宮一帶。至於有一陣很迷的京都老咖啡館,也不太去了,自帶濾杯濾紙買當地烘焙的咖啡豆,會便宜很多。

嵐山,2012年帶媽媽去過之後,就沒再去了。十月某週末趁颱風來之前,搭嵐電去小遊了一下,天候不佳,遊客密密麻麻,也沒什麼想吃想買,唯獨去排了著名的 % 咖啡,排隊的清一色是台灣人,部落客的威力真強。

最後搭小火車到龜岡,雖只剩站票,雖仍是滿滿的台灣旅遊團,做為觀光,保津峽沿途的風光還是很值回票價。換乘JR,再換地下鐵,從市役所出站,回到三條木屋町,身處居酒屋餐廳林立的繁華街,室友卻有感而發地說:終於清淨了。

另一次出遊,是利用連假去了京都近郊的大山崎山莊美術館,主要是去看東山魁夷特展,順便參觀這座優雅的私人豪邸美術館,結果意外的收穫是旁邊的山崎威士忌酒廠。

這次展出的東山魁夷作品以歐遊速寫為主,從他留德的年輕時代,到後來的一再重遊。我一直喜歡他畫作中寧靜卻充滿力量的意境,而藉由這次參觀才知道,他把自己的作品分成三類:速寫、習作與本製作(日本一般通稱為「本畫」,本製作是東山自己慣用的名稱)。

速寫是旅中即興快筆畫下,經由精細的構圖上色成為習作,本製作則是因應展覽需要、花更長時間完成的大幅作品,言下之意本製作是不輕易出手的。但畢竟是大師,速寫絕非草率之作,有些已覺得是絕品的作品,大師自己僅定位為「習作」。

其實,不只是畫作吧,文學、劇本、電影……也是。想到偶爾當評審要寫評語時總把完成度不那麼高的作品評為「僅能說是習作」,事實上,自己有多少作品也不過是習作呢?而心中的本製作又在什麼樣的高度呢?

這可以想一輩子。

我不會畫圖,但京都小住三個月的許多畫面就像速寫一樣,以隨興快意的線條停留在記憶裡。

在京都度過了三十九歲的生日。那天下課後,去京都車站附近的鐵板居酒屋吃了大阪燒,美乃滋、醬汁與柴魚把這麵糰妝點成畫,我拿小鏟子切著,說:「這就是我的生日蛋糕了!」走出來,京都塔猶如巨大的生日蠟燭,從夜空穿出,發散白色光芒,我對著它許願。

和台灣來的幾位朋友相約:與經宏約在京都御苑的休憩所吃簡餐聊天,又一同賞了紅葉;與導演宋欣穎約在二條通一家菜單很難懂、自己平常不敢進去的老派居酒屋,吃飽再散步到三條木屋町通的小川喝咖啡;與如弟弟般的豐維約在學校附近的名古屋風喫茶店,喝了小熊拉花的抹茶拿鐵……

大疫籠罩全世界約一年後,臉書發起了「波出你手機裡最後一張出國旅遊照」活動,我沒波。但心裡很清楚最後一張照片,就是2019年12月23日,在京都車站拍的。那天我們提早了一些時間到,有充裕時間等待 Haruka 電車,便在車站拍了些照。回想起來,真的是純粹殺時間,沒什麼離愁,也沒什麼依依不捨,因為那時很確信――正如離開時對老師同學、對著鴨川和京都塔說的――

我很快就會再回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