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AI參一咖 「雲門50」新作首演 舞出《波》的多重宇宙

2023/10/12 05:30

《波》嘗試讓舞者以更純粹的肢體表達,探求觀眾與生俱來的共感能力。(李佳曄攝影,雲門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雲門舞集50週年全新舞作,由藝術總監鄭宗龍邀請日本新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Daito MANABE)合作的《波》,因嘗試加入AI元素創作而備受關注,今(12)日起在台北國家劇院首演,鄭宗龍賣關子說,「期待觀眾進到劇場,找到隱藏的AI線索。」

雲門舞集50週年全新舞作《波》,因嘗試加入AI元素創作而備受關注。(李佳曄攝影,雲門提供)

此次《波》的創作,6月底就開始密集排練,春季才演出創辦人林懷民經典作品《薪傳》的舞者們,從年初陳達和李泰祥的音樂,跳到真鍋大度讀取身體數據做為創作基礎的電音節奏,有如在短時間內經歷40幾年的轉變,但鄭宗龍認為,雲門的訓練,那種「動」的方式,「已經刻在我們骨子裡」,所以在開始創作《波》時,「我給我自己和舞者出考卷,有沒有可以被打破的可能性?」

戲劇院大廳裝置示意,裝置擷取參與者的動作及身體數據,運用流體力學及液態運動的原理,模擬各式各樣的物理現象及生命樣態。(李佳曄攝影,雲門提供)

「通常人體在接觸電流時,肌肉會瞬間緊縮並反彈。在這次創作過程中,有許多類似的電流,甚至是亂流,在我和舞者之間。」鮮少製作超過10位舞者作品的真鍋大度,也為此數度來台工作,在實驗中摸索不同可能,如使用肌電感應器和攝影機,檢測舞者大量的身體數據,將舞者大腦和肢體間的訊號拆解,然後透過人工智慧AI生成影像和動作,同時也應用在他為這個舞作創作的音樂中。

鄭宗龍強調,AI在《波》裡不局限於舞蹈,而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樂、影像都與AI對話,量子世界在鄭宗龍、真鍋大度和舞者之間不斷糾纏,鄭宗龍形容:「舞者的『動心起念』創造出前所未見的風景。」

不說故事,嘗試讓舞者以一種更純粹的肢體表達,探求觀眾與生俱來的共感能力。《波》透過人體與AI的雙向邏輯,擷取雙方動作的動機,讓AI與人類相互學習,並透過無從預料的組合及編排方式,重視能量、振動頻率等在舞台空間的移動。鄭宗龍說「與其說是AI編舞,更多是我看到不同動態和動能,提供我在編排上的可能性。也因為這些改變,會給觀眾帶來非常不一樣的感受。」

舞台設計方面,LED螢幕在《波》裡變成了虛擬的實驗室,延伸出無限空間,鄭宗龍說,「LED螢幕就像是我們的畫布,而數據則是我們的顏料。舞者的動作、肢體數據、影像、聲音訊號都被轉化成一道道波,相連台上台下,串起不同空間。」肉眼看不見的「波」動,將帶著觀眾跨越真實虛擬的分界,形成《波》的多重宇宙。

此次也在戲劇院大廳區域打造「5G即時互動體驗」,觀賞《波》的觀眾可於演出前後親身體驗AI生成影像的過程。10月12至15日,在台北國家劇院演出,其他巡演詳情可詢雲門官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