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國際藝聞】倫敦考陶德美術館特展 「亨利.摩爾:牆上的陰影」
亨利.摩爾作品〈地下避難所〉。(亨利.摩爾基金會提供)
文/方一在
英國雕塑家亨利.摩爾(Henry Moore,1898-1986)出生於英國約克郡的卡斯爾福德,家境貧困,父親在當地的煤礦坑工作,共有8個小孩。亨利.摩爾很早就展現天賦,並立志成為藝術家,他以遍布世界各地的半抽象青銅雕塑公共藝術作品,及許多描繪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躲避倫敦轟炸的倫敦人系列畫作聞名於世。
倫敦轟炸(The Blitz)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40及41年期間,對英國首都倫敦實施的轟炸行動。那段期間,成群的人在倫敦捷運站尋求庇護,以躲避德國空軍的夜間轟炸。亨利.摩爾被這些他在臨時避難所看到的景象震懾,以數百幅素描記錄下令人難以忘懷的場景。
英國倫敦考陶德美術館(Courtauld Gallery)特展「亨利.摩爾:牆上的陰影」(Henry Moore:Shadows on the Wall ),呈現藝術家對這些弧形磚牆與洞穴、隧道牆面影像的迷戀。亨利.摩爾的注意力集中在避難所內的空間,以及這群被迫聚集在一起的陌生人身上。他通常是以抽象的身影描繪人形,偏好描繪女性身體或斜倚靠的姿勢。亨利.摩爾也對磚塊和牆壁的存在、紋理、品質和體積著迷不已。這些新的視覺語彙,亦為他戰後一些個人化的雕塑提供新的靈感。展期至9月22日。
考陶德美術館特展「亨利.摩爾:牆上的陰影」。(亨利.摩爾基金會提供)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