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 衝中正紀念堂搶先看《想嚮》
開幕表演《想嚮》,運用5G高速專網, 搭配8K高解析度投影、動態捕捉、生成式AI、新媒體3D影像等,融合舞蹈和高科技的互動藝術表現形式進行演出。(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一項堪稱中正紀念堂1樓中央通廊最高科技的藝術展覽,「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昨(28)日開幕,雖然只占中央通廊一半場域,但透過8K超高解析度投影、5G專網、混合實境及多元互動媒體技術等,讓人穿梭在虛實交錯的無邊際空間中,見證了台灣的科技藝術實力。
「科藝福爾摩沙」是文化部與數位發展部跨部會合作5G應用成果,投入展覽的「藝術專業」與「科技團隊」於開幕合影。(文化部提供)
此次展覽集結「藝術專業」與「科技團隊」,是文化部與數位發展部跨部會合作,共同推動前瞻計畫「文化科技5G創新垂直應用場域建構及營運計畫」的成果。文化部表示,此計畫自110年至113年逐年擴展5G示範場域,推進國內表演及展覽場域創新轉型,包括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中正紀念堂及華山文創園區都已陸續完成5G專網佈建。
此次共展出18件作品,包括由黃心健、張文杰、蔣榮宗和張逸軍共同創作、首度發表的《想嚮》,運用去年底佈建的5G高速專網,與中華電信協力,搭配8K高解析度投影、動態捕捉、生成式AI、新媒體3D影像等前瞻科技,於開幕演出時,進行現場國際連線,偵測收集多國參與者的心跳、呼吸等生理數據,運用Edge AI運算,即時轉換成視覺影像,與現場舞者異地共演。
這麼多專業的科技術語,簡單說,就是透過新科技,融合舞蹈和互動藝術表現形式,跨越展演場域與國界,探索在全球發展中,個體和集體意識的影響,同時以舞蹈結合新媒體藝術表現出來,《想嚮》除將於展期內以循環影片在展場播放,也將代表台灣於今年9月受邀前往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參展,因此,台灣觀眾可說是先睹為快。
「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即日起展出至11月10日,詳詢中正紀念堂官網。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