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姐姐妹妹向前行】踏出舒適圈 離群更快活

2024/08/29 05:30

圖/橙可恩圖/橙可恩

文/Matsuko

縱使常常掛在嘴上:「畢業後我一定要離開台北。」身旁的親友還是對我的動向感到疑惑。為什麼台北人不待在台北呢?台北的工作薪水不是比較好嗎?人生沒有唯一正解,我只想逃離人潮擁擠的都市,跳到另一個寬敞的地方生活。

我想起日劇《凪的新生活》(凪のお暇),那位黑木華飾演、被自然鬈髮質困擾已久的凪。她讀取職場說話的「空氣」,察言觀色、小心翼翼地維持表面上的和平,即便同事耍賴把工作推卸給她,凪也笑笑地全部攬下。直到某天,凪身心潰堤住進醫院,她才驚覺她受夠了一切,於是跑到無人知曉的地方重新活回自己。

戲劇終究是戲劇,多少人擁有那樣的本錢,放棄現有的生活呢?不過,凪對人際、職場的覺醒,絕對值得筆記。不想要等到把身心搞砸那天才覺醒,每日不停地工作,應該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吧?抱持著這樣的心態,讀研究所期間沒有住在家裡的我,忍過了4年在台北與人共用衛浴的雅房租期,接下來就照著自己的心走,著手布置新生活,跨出大台北地區。

父母都說住家裡好,可以存錢,但我總是違抗命令,不甘永遠待在熟悉的家鄉。兩相比之下,也許做為薪資水準較高的台北,省下房租、省下伙食(與父母共食),還有親近的朋友在身旁,似乎是舒適圈無誤。然而移居他方,雖然負擔的開銷變大了,朋友也都距離千里遠,不過卻可以一個人享有價位不高、品質優良的套房。深思熟慮之後,我選擇擁抱自由,搬遷到中部寧靜的市中心外圍,慢悠悠地度過配備獨洗曬套房的假日。

對於厭煩都市總是人山人海、餐廳空間狹小的人來說,這種離群索居的生活格外快活。網路有張趣味的梗圖是這麼說的:「被問到假日在做些什麼的某A,他躺臥房間的床上表示,他正在享受他的房租。」這像是個宅男宅女懶得出門的藉口,但對高敏感的我來說,獨有舒適的租屋處,可以安心地在房間做事,既奢侈又令人感動,鬼混一整天也很滿足呢。

因為住所旁就有大片的校園森林,不用特地去公園。想起從前在大安森林公園散步,迎面而來的人群總是讓我左閃右閃。喜歡飯後散步的我,現在只要過個馬路,寬闊的大自然隨即抵達。夏夜晚風吹來歌手伍佰的情話綿綿,離群索居也有寂寞的時候,幸好科技發達,拿起手機,還可以打給遠方的朋友,告訴他們:「我現在過得很好喔。」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