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柴米油鹽】成就美好緣分

2024/12/06 05:30

圖/張慰慈圖/張慰慈

文/張慰慈

圖/張慰慈圖/張慰慈

我是家中的獨生子女,父母親怕我孤單,所以成長過程中一直有狗兒和我作伴。

因為這些生活的印記,我一向很容易與動物取得良善的溝通,印象最深的是在幼年時看「白雪公主」的動畫影片,其中有一段,當她從森林中醒來,身邊圍滿了小動物時,令我動容,至今一直無法忘懷那一幕。

年長後,我開始養貓,因為工作忙,我常無法承受狗兒在家望眼欲穿的守候,貓兒則獨立很多。但牠們始終不是我的寵物,而是我的家人,我也從不做貓奴,一起共處,各有原則,互相尊重,成就最美好的緣分。

後來,我成為一名佛子,外出時總背著比較大的包,有些必要之物會隨身攜帶(對常人也許那些不是必要之物),但是因為不想錯過認為很重要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所以一定不離身。

一是放了裝有散鈔的紅包袋,二是一個裝了貓糧的小罐子,為的是總有很多機會遇到出家法師(尤其是遠道而來的藏傳佛教的僧眾),以及我清晨運動途中,常有機會遇見居無定所的貓劍客。

當下,我都是升起供養的心念,心中的敬意亦沒有什麼分別。在生命之前沒有誰比誰高一等。我的觀念裡沒有供養法師比供養一隻餓肚子的小貓功德大的想法。因為他們都來自不同的遠方,無論是化緣或是覓食,都在我生命中有了最初的一面之緣,緣分深的也許日後還能後會有期,更多的是自此一別,再就是千山萬水相隔,無論是驚鴻一瞥還是再續前緣,我都是感恩與珍惜。

其實這是我接受佛法教育後,學習到的「眾生平等」,也是佛陀教會我的事。的確,也許這和一般俗世裡的價值觀不同,但是這些無相的布施或供養,一直是我這些年當成重要的功課,不斷練習的事──無分別心。佛陀割肉餵鷹的寓言讀過千百遍,我希望故事不再只是故事,我希望故事裡的道理能成為我真實的生活方向,然後再跟上佛陀的腳步一點點。

我開始明白,若希望自己能有善念升起,「無我」是關鍵,也許真正在意的不是自己心裡描繪的想要,而是從細微處真正觀察到眾生的需求,然後我們盡力往這個方向去做、去圓滿。

說是說自己發願,其實要圓滿的是眾生的願,這個願通常最首要的是「離苦」。

我們的心很容易被影響、被干擾,然後就會走到有著多叉口的路上,很容易就忘了真正要去的地方。所以時時檢視初心,就是最好不偏離主路的方法,否則走遠了,再回頭,蹉跎了許多,而其實一輩子很短。

我常提醒自己,別忘記眾生也是我們的老師。很多時候從眾生相裡會突然發現,照妖鏡裡現形的妖其實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經典裡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提醒自己人生之中的每件事,愈接近圓滿愈不可以忘記。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