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北藝中心問題兒童今明演出 互動式邀觀眾釋放不完美

2024/12/13 05:30

《問題兒童》劇中由5名擅長不同馬戲特技項目的演員為主體,邀請觀眾互動參與。(記者董柏廷攝)《問題兒童》劇中由5名擅長不同馬戲特技項目的演員為主體,邀請觀眾互動參與。(記者董柏廷攝)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主辦的《身為問題兒童的我,從一出生就成為這個美好世界的慢性病》,邀請陳武康和周伶芝擔任創作概念,與表演者王健銘、朱宸祐、吳政穎、陳宥任和黃翊,以馬戲特技為主軸,從「問題兒童」命題出發,探討個人、身體、心理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陳武康說明,演出讓每個演出者以自己所擅長的特技項目回應創作問題。他在排練中不間斷拋出各種關於身體、馬戲、人生、存在等問題,或在表演透過互動,讓表演者用各自想要呈現的形式回應當下面對的問題,「整個演出的基調是共同創作,所以作品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樣子,觀眾可以在場中自由移動,隨著各自的意願選擇是否與表演者互動。」

演出以5名擅長不同馬戲特技項目的演員為主體,演員們各自以身體特技、雜耍圈、扯鈴、布拉圈、棍子等,在SOLO與群演之間切換,探索表演可能。同時,觀眾能於演出進行時遊走劇場之中,並可近距離與演員互動。演員們也將依照不同的觀眾反應,隨機給出不一樣的表演內容,盡情展現「馬戲精神」。以扯鈴為專長的表演者之一黃翊說明,「希望讓觀眾看到物件背後的故事,以及表演者與物件之間的情感連結。」他在演出中盡可能降低花招的使用頻率,改以簡化的技巧,讓扯鈴發出不同聲音,創造出以往未曾思考過的表演路徑。

周伶芝表示,馬戲表演者在表演到一種程度時,最後會剩下自我與技巧之間的觀照,5名演員共同創作時,怎麼樣回到馬戲最本質的部分──剝除道具、放下技巧,透過馬戲感知身體的存在,並重新思考自己的意義是什麼?也是重要的一件事。

《問題兒童》於今、明兩日在北藝中心藍盒子演出。詳詢OPENTIX網站。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