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南管音樂保存者陳嬿朱 獲頒113年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
「113年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授證典禮,文化部長李遠(右7)親自授證予新科人間國寶陳嬿朱(右6);人間國寶許春美(右5)、陳英(右4)、陳啓村(左4)、黃福壽(左3)到場觀禮。(文化部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文化部昨(28)日在傳藝中心高雄園區中山堂劇場,辦理「113年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授證典禮,本次新增認定保存者陳嬿朱,由文化部長李遠親頒授認定證書。
授證典禮特別利用全息投影技術再現張鴻明藝師身影,勉勵學生陳嬿朱「你是我最驕傲的學生」,讓陳嬿朱感動得流下眼淚。(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自2009年起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並認定保存者(俗稱人間國寶),迄今已達19項31位保存者。因此,昨日到場觀禮的,還有高齡已逾90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恆春民謠」保存者陳英、重要傳統工藝「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保存者許春美、「傳統木雕」保存者陳啓村、「玉雕」保存者黃福壽、「宜蘭本地歌仔」保存團體壯三新涼樂團團長陳漢文、「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保存團體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高淑娟,以及陳嬿朱的親友、學生們。
對於此次新增認定保存者陳嬿朱,文化部說明,「南管音樂」於2010年公告登錄,張鴻明為首位保存者;陳嬿朱師承藝師張鴻明及吳道宏,指、譜、曲皆嫻熟擅長,尤其唱曲技藝精湛,並能熟知南管相關知識,曾擔任張鴻明助教多年,具有相當教學經驗。陳嬿朱擅曲唱,亦可職司琵琶、二弦及三弦,長年於台南南聲社及高雄地區教授南管音樂,對於南管音樂的實踐及知識具有高度掌握,在南管演唱方式與樂器彈奏皆具藝術性,且保有台灣南管傳統韻味的古樸性,為南管界代表性人物。
陳嬿朱於受證後有感而發,「當證書交到我手上時,感受到身上挑起了一個非常重的重擔,日後我要對這個國家負責,將千年的南管音樂生生不息地傳唱下去。」陳嬿朱說,南管音樂正面臨斷層危機,成為保存者後,首要任務就是培養接班人,她一定會努力讓南管音樂一代接一代。
文化部長李遠則於致詞時表示,在過去14年期間,「南管音樂」保存者僅有張鴻明與陳嬿朱2人獲得,顯見南管音樂的難度。傳統文化藝術隨著時代變遷,經常面臨失傳危機,尤其無形文化資產只能靠代代相傳,除「感謝所有用心保存傳統文化的人」,文化部未來也將更努力推廣,除透過師徒制傳習計畫,也會與教育部等單位合作,期盼讓傳統文化進入校園,永續傳承。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