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家庭plus.微幸福案內】美食 總帶來幸福感
吃到了想吃的美食,總讓人不經意高呼「幸せ(shiawase)!」覺得那才是幸福感、才是能量來源。(劉黎兒攝)
文/劉黎兒
人生許多事都不是道理可以說清楚的,大部分的人都會因為美食或普通的餐飲獲得幸福感,說是腦裡會分泌花生四烯乙醇胺而感到喜悅、亢奮與滿足。雖然偶爾也遇到對餐飲完全不感興趣的人,但我跟周邊許多朋友都熱愛吃喝,甚至對許多人而言,吃,關係人生存在意義,成為生活重要或最重要課題!
許多健康營養指南都說,含有幸福荷爾蒙血清素的食物,如藍莓、鮭魚、酪梨、番茄、蕎麥等會帶來幸福感,這或許有科學根據,也都是好吃的東西,不過如果為了吸收血清素而吃,幸福感似乎不會太高;雖然吃的營養與平衡很重要,我喜歡不經意或非常想吃而吃了之後,能跟日本人一樣高呼「幸せ(shiawase)!」覺得那才是幸福感、才是能量來源。
許多餐飲的幸福感未必跟營養價值有關,而是跟兒時記憶有關。浩一郎覺得吃到烤番薯就很幸福,或繭子吃到類似家人常去的已關門老舖口味的洋食,就會感動流淚!
好友裕次總說他只要吃到拉麵就覺得幸福,即使每天吃都可以,但擔心鹽分過高,才自我設限為1週4次。有人如我,每天吃壽司或有內餡的食物如水餃等會很幸福,看到蟹肉也很興奮;也有許多人食欲格外旺盛,無時無刻都在想吃的、腦中總是浮出想去的餐廳等,像沙彌就是如此,她說只是翻閱美食雜誌或瀏覽網路餐飲資訊,就是她至福的時間!
雖然對不起環境,但許多朋友或我吃到香甜柔軟的牛肉就會很幸福,當然這多少也因為牛肉就是含有血清素的食材,吃到和牛直喊很幸福,肚子可以為幸福美食騰出空間;大部分的人吃甜點就會很幸福,連村上春樹都承認寫完稿子吃甜甜圈是他的小確幸!
日本家庭常在客人來訪時點外賣壽司或鰻魚飯來待客,尤其是貴客就必然是鰻魚飯,因此許多孩子都很期待貴客來訪,長大了吃鰻魚飯就很幸福,我雖然沒這種經驗,吃到不錯的鰻魚飯就是中幸福了,若是河豚套餐就不是微幸福,而是巨幸福啦!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