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家庭plus.美味教室】回家吃晚餐
回家吃晚餐
文、食譜示範/林姓主婦
我們一輩子能有多長呢?在孩子展翅高飛前,能陪在我們身邊的時間又有多久呢?
一天30分鐘的晚餐時光,說起來微不足道,卻能綿延編織出一段好細好長的溫柔回憶,把一家串在一起,一輩子療癒彼此。
以我們家的情況來說,4菜1湯我通常會這樣做分配:
主菜1:是餐桌上的主角,通常是最下飯、最有變化、最有飽足感的動物性蛋白質。我們家會配雞、豬、牛等肉類料理。
主菜2:餐桌上的第二主角,補足蛋白質,我們家會配魚、蝦等海鮮料理。小家庭可從主菜1、主菜2擇一。
配菜1:時令蔬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用來補足蔬菜量。
配菜2:基本上會是雞蛋、豆腐、瓜類、菇類、豆類、筍類料理,依照其他菜色的配置,將營養拼圖更完整地補上。
湯:主要是排骨湯、雞湯、海帶芽湯、紫菜湯、味噌湯幾種搭配變化,也可做為補足菜色營養的來源。
讓我們一起,多陪孩子在家吃飯吧!
豆腐肉捲
豆腐肉捲
食材:薄切梅花豬肉片200g、中華鹽滷豆腐1小盒或板豆腐2塊,切成長條狀備用
調味料:醬油1又1/2大匙、味醂1大匙、白砂糖1小匙、水50ml
做法:
1.將豆腐條包進薄切梅花肉片後捲起,以少許油熱鍋,將肉捲接縫處朝下用中小火煎。若有剩的豆腐也可一起放入鍋中煎。
2.待肉捲每一面都煎熟後,淋上醬油、味醂、白砂糖跟水,此時需不時翻動肉捲,讓醬汁均勻吸附,等醬汁變濃稠,肉捲上色入味後,即完成。
洋蔥燴腩排
洋蔥燴腩排
食材:腩排500g(或肋排)、洋蔥2顆,逆紋切絲備用
調味料:蠔油2大匙、米酒2大匙、水200ml
做法:
1.燉鍋中以適量油熱鍋,加入洋蔥絲,以中小火拌炒至焦糖色,炒得愈軟,醬汁愈甜。
2.用另一個平底鍋,將腩排放入鍋中,乾煎至表層金黃微焦。
3.腩排放入燉鍋,加入蠔油、米酒與水,與洋蔥混合均勻後,轉小火慢燉最少1小時至肉軟嫩、醬汁變濃稠,即完成。
小黃瓜炒肉末
小黃瓜炒肉末
食材:小黃瓜3根,切滾刀、豬絞肉200g、蒜頭1∼2瓣,切成蒜末
調味料:豆瓣醬(不辣的)2大匙、醬油1小匙、白砂糖1小匙、水約90ml
做法:
1.以香油熱鍋,加入豬絞肉拌炒至熟。
2.加入蒜末爆香至香氣出來。加入豆瓣醬、醬油、砂糖,繼續肉拌炒。
3.加入小黃瓜,與豬絞肉略作拌炒後,加入1/2米杯的水,以小火煨煮。
4.待小黃瓜煮軟入味,即完成。
蔥爆蝦
蔥爆蝦
食材:白蝦200g、蔥3根,切成蔥花、蒜頭2顆,切成蒜末、辣椒1根,切細段備用
調味料:醬油1大匙、紹興酒或其他料理酒1大匙
口味一:
1.以適量油熱鍋後,爆香蒜末與蔥花。
2.加入白蝦拌炒至表層轉紅後,加入醬油、紹興酒及辣椒片,與白蝦拌炒均勻,即完成。
口味二:
1.將1小節薑切片、3根蔥切段、2顆蒜頭拍碎、1根辣椒切斜段備用。
2.以適量香油熱鍋後,爆香蔥、薑、蒜,接著加入白蝦拌炒至表層轉紅,最後加醬油及米酒各約1大匙,拌炒均勻即完成。
地瓜梅子燒雞
地瓜梅子燒雞
食材:無骨翅球或去骨雞腿肉300g、地瓜1顆,切小塊備用
調味料:醬油1大匙、味醂1大匙、醃梅糖水1大匙(我習慣用紫蘇梅,若糖水偏酸,可加點白砂糖或蜂蜜調和一下)
做法:
1.少許油熱鍋後,加入無骨翅球或去骨雞腿肉切塊,以中火煎至表層金黃。
2.加入調味醬汁,略煮幾分鐘,讓無骨翅球表層上色。
3.將地瓜鋪在底層,隨意放幾顆紫蘇梅,蓋上鍋蓋以小火燜煮約15分鐘,待地瓜熟透至筷子可輕鬆插入的程度,即完成。
*雞肉跟地瓜隨著燜煮會慢慢出水,所以只要確保全程使用小火,鍋子也有一定的密合度(水氣才不會一直散出),就不用擔心燒焦。
林姓主婦第5部新書上市。(圖片提供/三采文化)
(圖片提供/《林姓主婦的晚餐餐桌提案:4種生活情境×8組餐桌提案=32套美味一桌菜》三采文化出版)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