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南都物語以物件說歷史 探索台南文化記憶

2025/02/15 05:30

南市文化局昨日在台南市立博物館發表新書《南都物語:物件裡的臺南史》。(記者洪瑞琴攝)南市文化局昨日在台南市立博物館發表新書《南都物語:物件裡的臺南史》。(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南市文化局昨(14)日在台南市立博物館發表新書《南都物語:物件裡的臺南史》,以「物件說故事」方式,探索台南文化記憶。

新書由任職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蘇峯楠擔任主編,集結王柏喬、王麗菡、游淳詔、邱睦容、葉萱萱、林森路等6位領域及在地作者共同觀察撰寫,藉30件文物做為切入點,縱向呈現出台南歷史發展、空間脈絡及重要事件節點。

蘇峯楠表示,台南做為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不同政權在這塊土地留下多元風貌的建築,也傳承不同時期美學與文化的代表物件。《南都物語》打破以人物傳統歷史敘事框架,而是以「物件」來說歷史,讓歷史可以更具象化,人與土地情感聯結共鳴。

全書以「原初之境」、「海國交流」、「進出仙府」、「毛斷面容」、「一路走來」5大章節,從史前文化一路延伸至當代社會,引領讀者以全新視角探索這座變化萬千的文化古都,並觀察物件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隨著時代演變。

例如書中選錄的「鬍鬚男陶壺碎片」,是德國在大航海時代製造、並透過國際貿易流入台南的物件,展現當時台灣與世界的緊密聯繫;而隨著商人在海外闖蕩,最後進入台灣的「安平壺」,不僅是國際貿易的證據,更被台南原住民族群納入信仰體系,賦予其全新的文化意涵。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