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2025世界母語日國家語言生活節登場 感受母語活力
紙風車劇團打頭陣,以全台語詮釋《順風耳的新香爐》。(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文化部主辦的「2025世界母語日-國家語言生活節」,於15、16日,連兩天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登場。集結不同語別的電影、戲劇、音樂、創新書市、沙龍講座、手作體驗與說故事活動等,展現國家語言的豐富樣貌。首日由紙風車劇團帶來台語版本的《順風耳的新香爐》打頭陣,演員演出時不時以台語跟現場觀眾互動,場面熱鬧歡騰。
文化部長李遠於開幕式上致詞。(記者田裕華攝)
昨(15)日文化部長李遠出席開幕式時致詞表示,雖然最近文化部預算受到刪、凍,包含原先應該在過年前發給表演團隊的經費,目前尚無法發出;許多去年即已與國外簽約的演出,目前只能先啟動企業募款因應,「但是這一切都無法阻擋整個台灣的進步」。李遠說明,台灣從日治時期講日語、國民政府來台的「國語」政策,到今天所有曾經被打壓的語言都成為國家語言,代表的是台灣所有事情都是在往前進的。
「2025世界母語日-國家語言生活節」2月15至16日於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熱鬧登場,邀請民眾體驗豐富多元的母語文化。(記者田裕華攝)
李遠特別分享昨日參加《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的台灣台語版首映時,他發現觀影的小朋友都能聽得懂;創新書市許多的獨立書店出版各種不同語言的繪本及圖書,大家開始尊重彼此的母語,這是跨出了一大步。「不管預算怎樣被打壓,我們有信心,台灣往前進的路都不會被阻擋」。
文化部表示,為了展現各種不同國家語言的豐富樣貌,除了國內知名紙風車劇團、唐美雲歌仔戲團帶來精采台灣台語好戲,更特別邀請連江縣政府以馬祖傳統祭典「擺暝」為靈感創作的馬祖語(閩東語)音樂劇《相約十五暝》,並邀請各縣市政府推薦說故事講者,到生活節現場說故事共13場次,展現中央與地方協力推動國家語言發展的努力與成果。
同時,亦舉辦台灣台語版、台灣客語版《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首映會,讓所有大小朋友搶先看;並與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合作放映台灣客語版《原鄉人》數位修復版。拍謝少年、春麵樂隊ChuNoodle、Ilid.Kaolo以莉.高露、那屋瓦少女隊、馬祖三分熟樂團輪番上陣帶來母語歌曲。
活動現場也推出創新書市、8場語言主題的沙龍講座,以及9場次與語言文化結合的手作活動,並推出台語版密室逃脫《惡一學員 實驗弒》,民眾只要在現場參加各種活動並完成集章任務,即可兌換限量紀念品。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