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勸世三姊妹》首登紐約外百老匯 曾慧誠:美國觀眾流淚讓我放心了
《勸世三姊妹》的國際旅程才剛剛開始,團隊估計,依照百老匯新作發展的時程5至7年來看,《勸世》在現有基礎上,若在版權、資金及改編的創作端都順利,可望在3至4年後順利推出美國版。(Jeff Yu攝,躍演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躍演劇團這幾年在台灣爆紅的原創音樂劇《勸世三姊妹》,於農曆春節期間前進紐約外百老匯演出,雖然是抱著投石問路的心情,但4場演出場場座無虛席,許多當地的美國劇場工作者表示,《勸世》的音樂跟舞蹈都讓他們印象深刻,還有一位美國編劇對導演曾慧誠說,光看劇本就知道編劇花了多少力氣寫,連她都感動掉淚。
很多紐約當地觀眾被此劇中的台灣「牽亡歌陣」文化所吸引。(Jeff Yu攝,躍演提供)
國家兩廳院昨(17)日舉辦PAR版面資料庫新功能上線記者會,同時邀請剛自美國返台的《勸世》導演曾慧誠與製作人林易衡,一起出席記者會,與媒體分享這一趟紐約之行的心得與成果。
躍演導演曾慧誠(左)與製作人林易衡,分享《勸世三姊妹》首登紐約外百老匯演出的成果。(記者凌美雪攝)
《勸世三姊妹》以台灣特有的「牽亡歌陣」文化為背景,講述宋家三姊弟在家族傳承、個人成長與遺產風波間的掙扎與和解。透過細膩的劇情鋪陳,女主角宋國珍在旅程中逐步釋懷過往傷痛,完成與自我及父親的和解。
《勸世三姊妹》於1月24至26日在紐約外百老匯Theatre Row劇院成功演出。(Jeff Yu攝,躍演提供)
在台灣的演出版本,以台語及華語演唱,內容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音樂劇形式;美國演出的版本,定位為「新音樂劇呈現」(New Musical Presentation),不同於正式海外巡演,目標在吸引對該劇有興趣的國際夥伴加入,共同推動未來發展。為讓海外觀眾能夠更順暢地理解故事,演出保留核心劇情與代表性歌曲,並搭配英文字幕及英語說書人,以清晰的敘述方式,幫助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融入故事情境。
最特別的是,劇情最後有一段相當完整的「牽亡歌陣」演出,雖然美國觀眾聽不懂演唱的內容,但有百老匯的製作人認為,原創作曲康和祥的音樂與演出,完全說服了他們,並以「flash」形容他的音樂在百老匯很有新意又很好聽。
許多非台僑的國際觀眾在演後交流時表示,被此劇中的台灣「牽亡歌陣」文化吸引,認為該劇巧妙地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音樂劇語言,帶來耳目一新的觀賞體驗。曾慧誠引述一名劇場評論家的觀點,認為《勸世三姊妹》突破語言與文化的界限,以強烈的情感與戲劇張力打動人心,應是少數能夠在國際市場產生共鳴的亞洲作品之一。
不過,此行最重要的目標還是尋找未來進外百老匯進行商業演出的可能性,「劇團跟這個作品在紐約都沒沒無名,必須想辦法讓他們認識。」曾慧誠相信,「如果我們好好做,台灣的創作能量是有的,而且對外國人來講也是有吸引力的。」此行證明台灣原創音樂劇在國際市場的潛力,「我們將持續調整與優化作品,讓這部音樂劇能夠更符合國際觀眾的期待與欣賞習慣。」
此次美國演出獲得文化部、G2C+聯盟與眾多台灣企業支持,團隊計畫以此次經驗為基礎,逐步往完整百老匯音樂製作的方向進行,並積極尋找國際合作機會,讓台灣原創音樂劇真正站上全球市場。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