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諸神與眾生」當代影像藝術展 第2波「眾生」登場
蔡文祥「回聲之境」系列,以黑暗背景凸顯廟宇中的信眾,捕捉信仰行為中的微妙瞬間。
(記者董柏廷攝)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主辦的「諸神與眾生」展,第1階段「諸神」已於1月23日登場,第2階段「眾生」則於昨(20)日展開,並舉辦開幕記者會。展覽匯聚16位當代影像藝術家的百餘件作品,揭開信仰在當代台灣社會中的深層內涵與情感連結。
陳永賢〈彼岸〉單頻道錄像,2001。
(記者董柏廷攝)
昨日文化部長李遠出席開幕時表示,攝影作品影響社會與文化之深廣,他回憶1986年解嚴前後,導演楊德昌曾拿著第一期的《人間》雜誌封面上的混血兒黑白照片跟他說照片帶給導演拍片的靈感,「那張照片反映美軍駐台後,產生很多留台混血兒。」間接留住了當時的社會歷史,「楊德昌口中的靈感,就促成他後來拍出電影《恐怖份子》。」他也提到,「諸神與眾生」正代表台灣文化中包容不同文化與宗教的情懷。
國美館館長陳貺怡指出,展覽主題雖聚焦信仰,但其實也代表整個台灣文化,「社會的自由與民主化程度,一定會反映在信仰的多元上。台灣當代影像藝術家們,將這樣的現象透過作品表現出來,更為深刻。」
「諸神」展區,從雕像的違和感中重新審視「神」的象徵性,呈現神聖與世俗之間的張力與交融;「眾生」展區關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內在信仰,探討有情眾生在信仰體系中的角色。
值得留意的是,蔡文祥的「回聲之境」系列作品,以黑暗背景凸顯廟宇中的信眾,強調個體的孤立感,捕捉信仰行為中的微妙瞬間,將宗教行為轉化為深刻的人性描寫。陳永賢的單頻道錄像〈彼岸〉,則揭示信仰提供眾生對未來的想望。展覽詳詢攝影中心官網。「諸神」展期至6月4日、「眾生」展期則至6月29日,地點皆在攝影中心台北館。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