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重度台化日本人】 木下諄一/重度台化日本人

2025/02/24 05:30

◎木下諄一◎木下諄一

◎木下諄一

在台灣,與第一次見面的日本人交談,問候彼此姓名、職業,接下來呢?畢竟互不相識,一時之間找不到共同的話題可聊。

某次宴會當中,一位日本男性問我:「你來台灣幾年?」

這話題對於開口問的人與被問的人,既輕鬆又不失禮貌,很適合用在這樣的場合。

「很久了。」

遇到這種狀況,我大多是這麼回答。理由有二──其一是因為真的很久,自己也記不清正確的年數;其二則是由於有些久住的日本人極度自負,以為自己才是台灣通,反而整段對話演變成「比大小」。聽說這種遊戲住在國外常發生,在台日本人之間也不例外。

「你說住很久,大概是幾年?」

對他來說,住台時間的長短是一種價值。所以會主動這麼問的人,有相當高的機率是定居在此地至少十年以上,自認對台灣無所不知。可是,聽到我回答「四十年左右」,他的笑容逐漸消退。

我不喜歡見到這個情況,於是馬上接著說:「住十年以上的,我認為都差不多啦。」八十歲的老爺爺,和八十五歲的老奶奶,要比誰的人生經驗豐富,實在是滑稽。

不過最近感到「住十年以上的,我認為都差不多」的說法,也許不太對。像我們外國人從住下來的第一天開始,便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台灣文化與習慣,並且學習融入。十年過去,無論是誰,大小事情大致已體驗過一輪了,因此我才會有「住十年以上的……」那種說法。

近年來,我深深體認到住在台灣三、四十年之後,會進入一個新的境地──骨子裡的「日本」已經開始漸漸褪去。因為長期沉浸在台灣的生活中,反而久久未能引入來自母國的活泉,以致於留存在自身血液裡的,仍舊是那遙遠過往的日本;而另一方面,自己在台灣已全然是如魚得水,快活自在。

有一天發現自己成為重度台化日本人。

我承認,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重度台化日本人。與剛到台灣的日本人交談時,便深刻感受到,自己更能理解台灣人的行為反應和思考邏輯。初來之際怎麼也想像不到的境界、無人能理解一個重度台化日本人的內心──無法成為台灣人,也無法回到日本人。

再繼續下去,等到住在台灣的資歷達五十年、六十年,又將是如何變化?是否靈魂中的日本完全消散,重度台化日本人與台灣人幾無二致,或許比台灣人更像是台灣人。即使最後是如此,一點也不驚訝。●

■【重度台化日本人】隔週週一見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