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第38屆北市傳統藝術季宣告開鑼 28檔節目「跨界融合」輪番獻藝
2025台北市傳藝季將於3月10日登場,帶來28套、共37場的節目。(TCO提供)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台北市立國樂團(TCO)主辦的「台北市傳統藝術季」今年邁入第38屆,昨(5)日宣告開鑼,以「跨界融合」為活動主軸,將自3月10日至6月8日登場,為期3個月的傳藝季,將有28套,共37場次的節目,內容涵蓋歌、樂、舞、劇等,展現多元的表演藝術形式。開幕音樂會《簧》將邀請管風琴與笙演奏家,以中西古老樂器和鳴,營造磅礡氣勢揭開序幕;閉幕音樂會則將邀請新加坡、香港、台灣3地樂團首席演出《胡琴高峰會》。
在《我的媽媽欠栽培》劇中,演員呂雪鳳融合歌仔戲身段演出。(記者董柏廷攝)
TCO團長鄭立彬致詞時坦言,自1988年2月開辦以來,台北傳藝季這幾年面臨極大票房壓力,他不知道這是否意味傳統戲曲開始式微,但仍希望藉由多元方式,吸引觀眾支持,讓更多人願意接觸傳統戲曲、國樂的美好。
開幕音樂會《簧》將於3月10日登場,由TCO首席指揮張宇安領軍,特邀第1、3屆「衛武營管風琴藝術節」藝術總監、國際管風琴名家克利斯蒂安.舒密特(Christian SCHMITT)來台獻技,攜手笙演奏家朱樂寧及孫衍詳,一同帶來以簧片樂器為主題的盛宴。閉幕音樂會《胡琴高峰會》6月1日中山堂演出,3地樂團首席齊聚,獻上別緻的「首席之聲」,包括新加坡華樂團首席李寶順、香港中樂團前樂團首席張重雪、北市國前樂團首席王銘裕,這3位風格殊異二胡獨奏家,將各自帶來拿手的胡琴經典協奏曲,獻上別緻胡琴盛宴,且看名家同台,探索二胡極限。
其餘節目也多元紛呈,包括「雷音劇坊」獻演歌仔調布袋戲《瘋狂騎士闖戲棚》,透過輕歌劇演出形式與對白,呈現戲中戲的表演;「宋坤傳藝」融合傳統藝陣、聲光投影技術的《酬神》,將獅藝、龍獅藝結合武術、舞蹈與特技搬上舞台;「遊戲團」則將上演幽默的採茶戲《閻羅殿AI手冊》,故事描述一名竹科年輕工程師熬夜工作過勞死,死後到了地府竟然還得立刻上工,為提升閻羅殿的工作效率而引進AI技術,卻掀起新的爭議。
此外,備受觀眾矚目的TCO劇院,今年重現2019年台灣原創歌劇《我的媽媽欠栽培》,故事改編自楊富閔的同名散文集,此次推出「2.0版本」,由劇場資深編導游源鏗與吳明倫編劇,邀請呂雪鳳、謝銘祐、湯發凱、林慈音等人同台飆戲與歌藝,透過不同唱腔象徵台灣多元文化,並與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共同演出,人偶同台演戲亮點多。演出詳詢TCO官網。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