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生活停看聽】跟長輩溝通 別只講道理

2025/05/12 05:30

圖/達志影像圖/達志影像

文/李坤隆

在朋友的眼中,我一直是個比較理性的人,而我自己也認為如此。

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個性,即使是面對自己的家人,我還是一直強調要講道理。雖然有些時候顯得不近人情,不過在長期的適應之後,太太也習慣,連孩子也變得比較不會無理取鬧了。

但是,這樣的個性一面對父母,似乎就沒輒了。就拿最近的例子談。

那天,我們在談孩子的教養問題,媽媽說:「囡仔若不乖,就一定要打。」我不以為然說:「不行啦,至少要講道理啊!」「講什麼?囡仔根本聽不懂。」「就是因為聽不懂,咱才要教。」我忍氣吞聲地說,沒想到媽媽加重語氣:「對啦,你就是多念些書,較有水準,可以講道理,不像我這種庄跤人,什麼都不懂。」我知道她已經動氣,所以刻意低聲下氣說:「媽,話不是這樣講,我講的是道理啊!」「對啦,你較懂道理,我都不懂啦。」她再提高語調。

我知道衝突一觸即發,所以準備離開現場,讓彼此都可以冷靜一下,沒想到媽媽卻大聲喊著:「我知道阮不識字,不會講道理,比不上你啦!」我聽了很生氣,但為免事端擴大,看了媽媽一眼,然後就離開了。

事後,姊姊來了解我跟媽媽之間的衝突,一直勸我對父母不要這麼衝,尤其姊姊轉述媽媽的心情,說:「媽媽也知道你的個性,不過她一直哭著強調,她已經快要進棺材了,為什麼你還要跟她爭執?」我聽了,不發一語。

事情過後,我深自檢討,雖然講道理是自己的個性,也在教育孩子上得到不錯的效果,但是父母終究是父母,如果一味將自己個性赤裸裸地展現,或許理論上沒有錯,不過卻不近人情,更不是身為人子該有的應變方式。

於是,在之後的應變中,我選擇盡量用情感去感受她的言語,不要以理性與她討論事情,有時自己的心裡覺得不舒服,但是想到媽媽年紀愈來愈大,我又何忍一再惹她生氣?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