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從小愛不完 長大不疏離
從小愛不完 長大不疏離
文/Ariel曾
與老同事聚會,好幾個人感歎孩子離家後,就很少主動和家裡聯絡,社群媒體也不願父母加朋友和追蹤,他們只能經由別人的發文,碰運氣關心孩子的生活近況。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和兩個讀研究所的孩子,每天都會傳訊息,講電話都要講一個小時,我想之所以能維持這樣的緊密互動,可能和我經年累月對他們「談情說愛」有關。
我自己是生長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第四個女兒,處境艱難可想而知,爸媽很少關心我的生活,有心事也不敢找他們商量,難過挫折都只能孤獨承受,成長過程一直很沒有安全感。對我而言,父母擁抱孩子是電視劇才會出現的誇大情節,不可能存在現實生活裡。
但等我當上媽媽後,才發現原來母愛可以如此強大,從孩子出生就是此生摯愛,最喜歡在孩子睡前讀兔子說愛的《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圖畫書,每晚關燈前要一起擁抱說I love you,早上陪他們上學進校門前,也要互相擁抱說I love you。
只不過在孩子上了國中後,這個愛的抱抱儀式,漸漸變成只有我一人演出的獨腳戲,可以理解這是他們到了青春期,為了表達自己長大不想依賴大人的方式,但我相信青少年其實更需要被愛與關心,所以我依然持續每天愛的抱抱,讓他們知道我的愛始終如一。
等孩子大學離家後,開始獨自面對所有事情,他們才體會到家就是永遠的避風港,只要在媽媽的面前,就不必再武裝自己,能夠完全卸下心防,暢所欲言,很自然而然當我擁抱他們時,也會像小時候回應I love you,親子關係比昔日更加親密。
父母對孩子說愛,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讓孩子知道父母很在乎他們,可以隨時有依靠,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心,自然就會產生信任感,願意開誠布公,主動分享行蹤了。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