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台北當代藝術館安全室展 引發思考從變動中找尋出口

2025/05/24 05:30

張宸瑋使用布料塑出一輛受戰火波及的車輛《Volkswagen Transporter T5.gltf》。(記者凌美雪攝)張宸瑋使用布料塑出一輛受戰火波及的車輛《Volkswagen Transporter T5.gltf》。(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地震撼動土地、風雨摧剝環境、政局牽動世情,這些時常導致人心不安的因素,相信生活在台灣的人都很有感。獨立策展人林裕軒策畫的主題展覽「安全室」,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建構出一個既似庇護所、又似極度靠近威脅的前線陣地,也引發觀眾思考如何在持續變動的挑戰中,尋找出口。

瑞士藝術家李奧納多作品《一層層疊起》。(記者凌美雪攝)瑞士藝術家李奧納多作品《一層層疊起》。(記者凌美雪攝)

當代館「青年藝術計畫」今年邀請2位來自不同背景的策展人推出雙主題展覽,「安全室」即為其一。策展人邀集來自瑞士、日本與台灣共7組藝術家,從廣義的「災難」集體感知中出發,延伸至自然、政治、戰爭與社會的多重脈絡,提出一個切身而迫切的問題:當威脅無所不在,人們該如何自處?

「王煜松+地震寫生團」作品《沒有葉子的森林》。(記者凌美雪攝)「王煜松+地震寫生團」作品《沒有葉子的森林》。(記者凌美雪攝)

還沒踏進當代館,就會先看到廣場上一棵遭連根拔起的苦楝樹,橫亙在好幾塊類似土埆厝裸露的磚牆之間,來自瑞士的藝術家李奧納多,在台灣2個月的現地創作,從傳統與現代建築並陳以及亞熱帶豐富的林相中獲得靈感,作品《一層層疊起》了一座由自然災變與人工介入共構的空間,讓人穿梭其間,感受這片土地沉積的痕跡與記憶。

「王煜松+地震寫生團」匯集21位花蓮創作者,透過實地寫生紀錄近年頻繁自然災害對當地景觀造成的衝擊與變化,《沒有葉子的森林》把大批漂流木構築在當代館1樓的長廊與其中一個展間,源於2024年花大地震後,藝術家透過畫筆呈現災後的觀察,光禿的漂流木、一座沒有葉子的森林,給人什麼感受呢?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地震寫生團」的藝術行動,今年入圍台新藝術獎,今(24)日正好是得獎揭曉的日子。

其他作品還包括張程鈞《二兵研發兵》對備戰的思考;日本藝術家藤井光《被紅線劃分的班級》,探討社會該用什麼眼光看待因福島核災流離失所的人;湯雅雯的《補綴、夾層與覆蓋》引領觀眾從地下水路的存在,發現日常生活隱形的力量。劉芳一直接請觀眾走進《碉堡》感受戰爭;張宸瑋使用布料塑出一輛受戰火波及的車輛,因此與殘酷有了既真實又不切身的柔軟感。最後也是張程鈞的作品,被折彎了的管子,2個出口相對,《Nice to See You》讓人嘗試對話。展期至9月7日。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