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朱宗慶打擊樂團新星崛起 戴含芝、高瀚諺6/5啟動獨奏家生涯
戴含芝在獨奏演出方面相當出色,是備受注目的打擊樂之星。(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朱宗慶打擊樂團第2季音樂會剛完成台北演出,預計6月7、8日兩天在台中與高雄巡演,在這之前,第3代團員戴含芝與高瀚諺生涯首次在國家音樂廳的「雙人獨奏會」,居然是6月5日登場,雖然兩人同聲說很緊張,但昨(27)日在宣告記者會上小露一手,獨當一面的氣場已帶明星光芒。
高瀚諺除演奏功力絕佳,同時也展現作曲方面的才華。(記者凌美雪攝)
或可說,在這麼多打擊樂學子之中,能夠通過一層層試煉晉升朱團20餘位正式團員之一的,都不是簡單的好手,而且能讓樂團藝術總監朱宗慶點名應該「為登上國家音樂廳做準備」,肯定有他的道理。戴含芝是擊樂劇場《木蘭》的雙卡司「擊樂木蘭」之一,高瀚諺則是演奏與創作俱佳;朱宗慶說,他們基本功都很好,不但在樂團的音樂會中經常擔任要角,兩人也都很有自己想法,是具有獨立藝術思考的音樂家。
朱宗慶(後排右4)率樂團成員一起力挺戴含芝(左4)與高瀚諺(右3)。(記者凌美雪攝)
因為配合樂團音樂會時程與音樂廳檔期,「雙人獨奏會」最後敲定6月5日。也就是說,兩人都必須搶時間練習,待在排練室的時間比別人都多,讓朱宗慶笑說是「排練室重度使用者」,但也感到欣慰,因為若不是真正喜歡音樂,無法像這樣關起來苦練。
雙人獨奏會的主題「Inception」,有啟動獨奏家生涯的象徵。形式是上半場戴含芝、下半場高瀚諺。戴含芝將演出美國打擊樂家肯格羅西為她量身打造的〈怪物芭蕾〉,是以鼓類為主的獨奏曲;安藤的〈造化之形〉是罕見搭配預置音樂的鐵琴獨奏曲,前半段有機械感,最後卻呈現出很像葛利果聖歌的神聖感;第3首是助理藝術總監盧煥韋所寫的全新作品〈綻放〉,是一首非常少見的手鼓類樂器協奏曲。
高瀚諺的獨奏曲目,首先是艾爾伯特的馬林巴木琴獨奏曲〈感受陽光〉,是高瀚諺於2013年比利時木琴大賽奪冠時的第一輪選曲。接下來是樂團駐團作曲家帕沙達斯的經典作品〈一念一悟〉,融合了馬林巴木琴、綜合樂器與預置錄音,快速不停歇的節奏相當考驗演奏者的功力;最後裘德洛斯基的〈時間與金錢〉則是結合敲擊桌面演奏的綜合打擊樂曲。
兩人的半場獨奏會最後都有一首合奏曲,上半場安排的是美國作曲家凱克的〈通往無垠之界〉,是以木琴雙協奏曲的方式呈現,戴含芝表示,此曲結構充滿著無限往前的動能,相當適合在中場休息前帶給大家音樂會持續往下的感覺;下半場則是高瀚諺的全新創作〈起源與傳說—大武山之詩篇〉,因為兩人都來自屏東,大武山可說是從小陪伴的存在,高瀚諺表示:「我這次會純粹以音樂來敘景,運用各種6棒木琴的技巧,表現出大武山從隆起到現狀的萬千樣貌。」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