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徵文大拼盤】傳統電視派 不淘汰

2025/06/01 05:30

圖/rabbit44圖/rabbit44

上網很方便啊,但傳統電視節目還是有人支持,想淘汰,沒那麼簡單……

圖/rabbit44圖/rabbit44

〈家人在就開機〉不用盯著看 分心也OK

文/Lingo(台北市)

雖然手機幾乎整天不離身,但下班後我很少碰手機。因為眼睛老花很嚴重,且沒看YouTube影片習慣,所以在家看電視為主要消遣管道。

早上起床,先打開電視看氣象主播告知當天及一週天氣預告,讓我邊準備早餐,邊了解今天是否需加減添衣或帶雨具。吃早餐時,瀏覽電視新聞熱門報導。每當加班回家,家人都在睡夢中,打開電視(看影像不聽聲,怕吵醒家人)邊吃過時晚餐,邊追劇,讓身心短暫鬆懈一下。

從電視獲得訊息,落伍嗎?我倒不覺得,因為電視螢幕畫質清晰,較手機、平板大多了,且不需投入太多心力專注螢光幕,偶爾離開再繼續看也無妨,反正漏看新聞很快重覆播出,晚點看無礙。

況且電視打開,家人有話題閒聊,增加親子互動時間。不若人手一機,各看各的,明明家人都近在眼前,心卻相隔遙遠不語。所以,在我們家,只要家裡有人在,一定會打開電視、聽到螢幕聲音,炒熱氣氛,熱絡家人心產生互動。

〈重溫童年時光〉螢幕亮起 看的是回憶

文/鄭云(台北市)

我出生在手機尚未問世、網路尚未普及的年代。因為隔代教養,加上家中長輩忙於工作的緣故,使我不經意地成為「電視兒童」,每天放學回家總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看著螢幕中變換的畫面,我彷彿能透過它與世界連結。

我看的節目五花八門,從家喻戶曉的熱門戲劇,到冷門卻充滿創意的卡通,全都深深吸引著我。但最讓我期待的,還是晚上的連續劇時光。那不僅是劇情精采、奪人目光,更因為爺爺奶奶會坐在身旁陪我觀賞,我們一起將晚餐移至客廳,電視上演著高潮迭起的故事,閃爍的光影映照著我們溫馨的小家。對年幼的我而言,飯菜的香氣與長輩的陪伴,讓每一天的晚餐時光都格外安心。

如今,爺爺已離世,奶奶也因失智無法與我交談,但每當她靜靜地坐在客廳時,我仍會打開電視,讓熟悉的畫面與聲音填滿空間。那瞬間,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收看電視對我而言,早已不只是娛樂,更是一種回憶的媒介,當螢幕亮起的剎那,過去的幸福片刻也能再次浮現,溫暖地照亮心底最柔軟的角落。

〈它不只是電視〉跟著節目表 照表操課

文/菜菜蟲(高雄市)

電視的地位已不如從前,但對媽媽來說,它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小學生依課表上課,而媽媽則依電視節目表過日子。從早晨睜開眼到晚上入睡前,她的時間幾乎都被電視填滿。她最愛看GOOD TV,一邊聽福音歌曲,一邊輕聲哼唱;她喜歡鄉土劇,看到作惡多端的反派角色,總是忍不住跟著罵;到了假日,她則樂於重溫那些已經看過無數次的經典連續劇。

鄉土劇總是讓媽媽看得投入,還會興奮地跟我分享劇情。但我早已不看八點檔,無法共鳴,甚至曾感到不耐煩。後來才明白,這是她想找話題和我聊天,想讓我多關心她。生病多年無法外出,電視成了她與外部連結的唯一窗口。

對她而言,電視不只是消遣,更讓生活有規律。

有一次,家裡的電視壞了,我拿平板給她使用,她卻抱怨:「螢幕太小,眼睛看了很吃力,用手指打字搜尋也很麻煩,還不如直接拿遙控器轉台來得方便!」對於像媽媽這樣的長輩而言,電視不只是娛樂,更像是一位貼心的「生活管家」,規律地播放她熟悉的節目,陪伴她度過每一天。

〈家庭幸福時光〉切換頻道 全家放鬆聊

文/董劭杰(新北市)隨著網路影音平台的崛起,幾乎所有類型的電影、戲劇或綜藝節目都能在影音平台上點播得到,我們家為了能涵蓋所有想看的內容,還訂閱了三個以上不同平台的付費帳號,但即便如此,家中還是保留了傳統的電視頻道。

要說是因為電視頻道有什麼無可取代的優點,倒不如說是因為它已經成為我們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晚上八點到九點間,在孩子做完功課和各類瑣事,又還沒到上床時間前的閒暇時光,我們總會打開電視,隨意地切換頻道,看到新聞時閒聊幾句時事,抑或一起隨著正播出的綜藝節目開懷大笑,這樣的習慣就像一塊積木一般,剛好嵌入忙碌生活的縫隙,讓我們的一天變得完整起來。

傳統的電視頻道雖然已漸漸被網路所取代,但那種全家相聚在一起的簡單快樂,卻是我們永遠無法忘卻的幸福時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