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日本重要文化財〈江戶城名所圖屏風〉限展倒數 快衝故宮南院細賞

2025/06/09 05:30

〈江戶城名所圖屏風〉位於展場入口右側最重要的展牆,是第一階段的明星展件。(記者凌美雪攝)〈江戶城名所圖屏風〉位於展場入口右側最重要的展牆,是第一階段的明星展件。(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堪稱國內最大規模的故宮南院「江戶浮世之美」特展,218組件內容,涵蓋屏風、手卷、版畫、繪本等多種形制的精品,來自日本多家知名美術館的借展,因包括限期展出的文物,以及配合策展主軸,使得短短3個月的展期,竟出現多次局部換展的規畫。其中,規格與趣味性堪比〈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的〈江戶城名所圖屏風〉,竟只展出16天,6月15日就要更換,想親睹這件日本重要文化財的觀眾,可得把握時間。

全長977.6公分的〈江戶城名所圖屏風〉,值得局部往細節裡看,從庶民乘舟代步到動物運貨,市集、遊樂場所、歌舞伎等,可見早期江戶的風俗與民間活動。(記者凌美雪攝)全長977.6公分的〈江戶城名所圖屏風〉,值得局部往細節裡看,從庶民乘舟代步到動物運貨,市集、遊樂場所、歌舞伎等,可見早期江戶的風俗與民間活動。(記者凌美雪攝)

故宮表示,向日本出光美術館借展的〈江戶城名所圖屏風〉,難能可貴地補捉了17世紀所描繪的市井百態,也因為畫面中不只描繪都市地景,更細膩記錄早期江戶的風俗與民間活動,是研究江戶城市與文化不可多得的重要圖像資料,特別是描繪江戶城市景觀的屏風存世數量極少,更顯出本作的珍貴,因此,被日本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全長1152.8公分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經故宮數位化策展,民眾可細究圖中記錄的明清時代特殊風俗與生活樣貌。(記者凌美雪攝)全長1152.8公分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經故宮數位化策展,民眾可細究圖中記錄的明清時代特殊風俗與生活樣貌。(記者凌美雪攝)

〈江戶城名所圖屏風〉完成於江戶初期,全作分為左、右2個屏風,各由8幅扇面構成,以流過東京的隅田川為主幹,由北至南串連起東京的風景名勝,範圍從北邊的上野、淺草,穿過熱鬧的日本橋商業區,延伸至南方的江戶灣、品川一帶:故宮給了一個有趣的比喻,就像打開了古早版的google「街景模式」,一次看盡江戶的城市風光。

在2個屏風上的畫作,藏了許多時代線索,包括1643年完工的「淺草三十三間堂」,也描繪了1657年明曆大火前的江戶城天守閣,因此推測這幅屏風創作於17世紀中期,讓後世得以透過畫作,重構當年的城市風貌與空間記憶;此外,左邊屏風畫出木挽町的戲棚,有民眾正在觀賞少年歌舞伎,也能看到原吉原(舊時的妓院區)的風俗街區;右邊則呈現淺草三社祭的盛況、能劇表演等民俗活動,生動呈現江戶人熱愛娛樂的生活樣貌。

從細節中找樂趣 6/15最後導覽別錯過

根據故宮提供的資料,〈江戶城名所圖屏風〉畫中描繪超過2,200位人物,從商人、勞工到藝伎,個個有戲,畫面熱鬧豐富,彷彿走進江戶街頭,感受當時市民的生活節奏與風貌。讓人想到與故宮院藏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似乎有許多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是由清宮畫院的5位畫家於乾隆元年(1736年)合作畫成,是研究明清之際社會風俗不可缺的材料,是文化部指定的「國寶」。在「Google藝術與文化」網站中,真的可以找到故宮建立的《第一次逛故宮清明上河圖就上手》,裡面包括「河上景點全攻略」及「美食地圖、精選購物」等,可以找到看戲的地方,還有飯館、酒店、路邊攤,甚至鞋攤、命相館等,相當有趣。

觀賞〈江戶城名所圖屏風〉,大約也是類似的方法,從細節中找到樂趣。6月15日早上10時30分有一場策展人導覽,別錯過最後機會喔!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