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馮孟婕/破曉的聲音
◎馮孟婕
◎馮孟婕
某個四月初的凌晨四點半,一串迸發的鳥鳴將我從床上吵醒。我自認已熟悉住家附近所有鳥兒的聲音,但這激昂、嘹亮又獨特的歌聲卻是如此陌生,我不得不出門查看。
下樓時,天空還沒有一點光線,其他所有的聲音都還在睡眠,唯有那陣鳥鳴在騎樓底下迴盪,我摸索了一陣才找到那隻鳥──其實就是再熟悉不過的家燕。牠正停在自己的巢邊高歌。那以泥巴砌成的碗狀鳥巢還空著,但我已能夠想像下個月雛鳥孵化後啾啾啾的乞食畫面。家燕育雛給我的視覺印象太過深刻,反倒使我忽略了牠們的歌聲。黑暗將世界還給了聽覺,也讓我想起家燕在鳥類聲學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牠們其實是非常善鳴的鳥類,擁有複雜多變的歌聲。
家燕的獨奏持續了大約十分鐘後,街景開始出現深藍色的輪廓,附近樓房與行道樹也逐一響起了家八哥、白頭翁、麻雀和綠繡眼的鳴聲,清澈而熱烈。我知道這就是鳥類學中所謂的「晨唱/黎明合唱」(dawn chorus),這些鳥鳴除了可能有求偶與捍衛領地的功能,也具有社交上的意義,是鳥類度過黑夜後的生存宣告,彷彿在告訴周遭的同伴:「嘿!我在這!」
或許破曉的鳥鳴也算是一種「存在主義」的展現?當我正想著,群鳥卻突然安靜下來。緊接著響起了機車和鐵捲門的聲音,人的一天也正要開始,天才正要亮。●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