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自由副刊】 李月樹/撫頰
◎李月樹
◎李月樹
阿爸阿母是床頭吵、床尾和的歡喜冤家,從年輕爭吵到年過半百,直到阿母罹患氣喘,一年總有二、三次急診住院,兩人吵架次數逐年減少,後來索性就不吵不鬧了,過著相安無事的生活。
每天早上,阿母洗好衣服,去附近菜攤買菜,隔沒多久,阿爸再去幫她提菜籃回來。那時,我們家住五樓,阿母爬樓梯都要扶著扶手慢慢走,每次得停個幾回,噴氣喘藥,等呼吸調勻一些,再慢慢爬上來。幸好她看得開,我們幾乎沒聽她埋怨過爬五樓階梯有多累人!
因我家人偏愛甜食,牙口都不好,尤其阿爸更剩沒幾顆牙齒,加上他午、晚餐皆以喝酒為主,飯菜可有可無,阿母為了他的腹肚著想,總會特地熬一碗糜爛的粥給他喝。
如果當天要去醫院回診拿藥,她都會先對鏡塗抹口紅,抿抿嘴,頓時兩片紅唇讓一張臉亮了起來。而阿爸會陪她搭公車,換捷運,再轉接駁車,一路小心翼翼地照護她。
倘若當時你看到他們攜手相伴的身影,大概會覺得他們是一對恩愛夫妻,絕對想不到他們曾經爭吵過二、三十年。有些人可能是吵著吵著就分手,或疏離了。而他們可能吵累了,彼此也不記仇、不記恨,冤家就變成老來伴了。
傍晚時分,阿母在後陽台收拾晾乾衣物,阿爸則提著水桶到前陽台澆花。因阿母喜愛白色香花,我們陸續買了茉莉、含笑、桂花、曇花和梔子花等盆栽,依不同季節盛開。其中阿母最愛茉莉,五、六月分,她都會在清晨摘幾朵剛開的茉莉花苞,虔誠供奉在佛前。當然也會別一朵在耳際髮梢。
後來,阿母氣喘愈趨嚴重,急診送醫的次數也逐年增加。直到七十八歲那年,她因骨質疏鬆住院,夜間起床如廁,一時頭重腳輕,整個人往前趴倒,左右肋骨各斷三根,後面脊椎第六節也斷了,疼痛難當,每天都要施打嗎啡止痛藥。接著氣喘又引發肺炎,一連串身心劇烈煎熬,煞是痛苦。
隔沒多久,阿母撒手人寰,早晚在神桌前燒香拜佛的工作就歸阿爸負責。每天清晨,他一定會先在庭院摘幾朵茉莉,或含笑,供奉在母親牌位前,等燒完香,再站上大理石椅子上,伸出右手撫摸牆上阿母遺像的臉頰,他一邊撫摩,一邊輕聲呼喚她:「うめ(梅子),うめ……」
阿爸依依不捨摩挲阿母臉頰的動作,每天持續,至少三十分鐘之久,右手痠了換左手,左手痠了再換右手。我們偶爾撞見,都會趕緊避開,深怕打擾到他對阿母傾訴心聲。
如今,連阿爸也離開我們十多年了,每次看到老家牆上阿母那張色澤有點模糊、斑駁的遺照,就會聯想到阿爸對阿母臉龐那輕輕撫觸的手勢,每日進行,持續多年,未曾間斷……●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