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內惟藝術中心編織時空登場 以藝術穿梭內惟與外圍
內惟藝術中心「編織時空」展,邀集荷蘭至高雄等地藝術家打開歷史與記憶對話。(記者董柏廷攝)
〔記者董柏廷/高雄報導〕高雄市立美術館主辦、內惟藝術中心策劃的展覽「編織時空—穿梭內惟與外圍」,由荷蘭藝術家帕斯卡.凡德葛瑞夫(Pascal VAN DER GRAAF)與策展人楊雅雯共同策劃,邀集6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以藝術作品回應內惟300年來的變遷歷程,呈現地方與記憶的交織。
帕斯卡.凡德葛瑞夫〈折疊時空〉5張大尺幅作品,將畫布精密折疊,以金屬漆與複合媒材創造特別的視覺感。(記者董柏廷攝)
策展團隊指出,內惟自農耕聚落轉型為都市社區,其歷史不僅刻寫於廟宇、巷弄與市場對話中,更成為藝術介入的養分。此次展覽以藝術創作穿越過去與現在、地方與世界的邊界,試圖打開觀者對「時間」與「空間」的感知。
尤瑪.達陸〈文化的旅程〉結合傳統編織技藝與船隻意象,反思歷史敘事權與文化主體性。(記者董柏廷攝)
展覽話題作品之一,為原住民人間國寶藝術家尤瑪.達陸,以〈文化的旅程〉展現原住民視角下的文化流動與歷史記憶。她以泰雅族宇宙觀為概念核心,結合傳統編織技藝與船隻意象,象徵島嶼文化的延續與自我創造的歷程。該作曾於2024年雅加達雙年展展出,透過「聽說…但是…」為名的船隻造型,反思歷史敘事權與文化主體性,在台灣400年史敘事之外,開啟另類文化視角。
另一件引人注目的作品為帕斯卡.凡德葛瑞夫的大尺幅系列〈折疊時空〉。他以可折疊畫布與金屬漆為材料,精密設計畫面折線與光影反射角度,挑戰二維畫布的物理界限,創造出彷彿多重維度疊合的空間視覺經驗。作品受東方哲學、氣功與太極啟發,強調靜與動、秩序與隨機之間的平衡感,並導引觀者進入一種超越現實的沉靜時空。
展覽同時以藝術介入地方生活,結合內惟老照片、巷弄記憶與市場植物等文化元素,使歷史與當代作品產生視覺對話。觀者不只是看展,更能參與一場時空的織網儀式,透過作品重新連結個人與土地之間的感知與認同。展覽即日起於內惟藝術中心展出至10月26日。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