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說書Speaking of Books】 西索弄堂獵書場 - 上

2011/09/18 06:00

西索弄堂最為活躍的分子提姆.布萊亞與他的地圖王國。西索弄堂最為活躍的分子提姆.布萊亞與他的地圖王國。

文.圖片提供◎鍾芳玲

「過往歡愉」的八十一歲店主大衛.莊孟德,自1967年起就在西索弄堂開業。「過往歡愉」的八十一歲店主大衛.莊孟德,自1967年起就在西索弄堂開業。

每回我到倫敦,一定不會錯過萊瑟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旁的大街查靈歌斯路(Charing Cross Road;另有譯名「查令十字路」、「查寧閣路」)與隔鄰的小巷西索弄堂(Cecil Court),因為那裡聚集了一堆書店,尤其是販賣二手書與珍本書的古舊書店和一些主題書店。

喬治.歐威爾的寓言小說《一九八四》的首版發行了暗紅與深綠兩款不同底色的書衣,如圖左右所示;圖像中間那本是歐威爾另一名著《動物農莊》的首版。(Courtesy of Tim Bryars)喬治.歐威爾的寓言小說《一九八四》的首版發行了暗紅與深綠兩款不同底色的書衣,如圖左右所示;圖像中間那本是歐威爾另一名著《動物農莊》的首版。(Courtesy of Tim Bryars)

由於查靈歌斯路是市中心的一條主幹道,而且過去確曾密密麻麻擠了一堆大小新舊書店,因此20世紀初成了書街的代名詞。記得我上世紀90年代中期幾次到此,放眼所及皆是書店,那時極具特色的書店如歐洲最大的女性書店「銀月」(Silver Moon Bookshop)、歐洲第一家犯罪(偵探)小說店「一級謀殺」(Murder One)、 知名的藝術書專賣店「茨威瑪書店」(Zwemmer Bookshop)都穿插其間;另外還可見大型連鎖書店「狄倫」(Dillons)、「水石」(Waterstone’s)。我2009年再訪時,這些書店全數不見了,雖說出現了一家美國品牌的連鎖書店「博得」(Borders),但當時已處強弩之末,今年夏天我又訪,「博得」終究成了歷史名詞,現址變為平價百貨公司。

小巷西索弄堂不到一百公尺,卻是倫敦擁有最多家書店的一條街,也是愛書人朝聖地之一。小巷西索弄堂不到一百公尺,卻是倫敦擁有最多家書店的一條街,也是愛書人朝聖地之一。

走進時光隧道

西索弄堂在鄰近地下鐵所張貼的宣傳海報,圖文說明此處販售新舊書籍、地圖、版畫,兼及古董、珠寶、錢幣等蒐藏品。(Courtesy of TENDERPIXEL)西索弄堂在鄰近地下鐵所張貼的宣傳海報,圖文說明此處販售新舊書籍、地圖、版畫,兼及古董、珠寶、錢幣等蒐藏品。(Courtesy of TENDERPIXEL)

這些年來,查靈歌斯路租金不斷上揚,不少有意思的古舊書店和主題書店隨著逐一消逝,這條路上固然還有一些以賣新書為主的大規模綜合型書店「富瑤」(Foyle’s)、「布萊克威爾」(Blackwell’s),但只見零星兩三家賣新書與折價書的小店,原本林立的古舊二手書店則僅剩擠在同一街區的Any Amount of Books、Henry Pordes Books、Quinto Bookshop & Francis Edwards,幸好還有這三家散發著古意的店面在查靈歌斯路上撐撐場面。

提姆.布萊亞的古地圖店常可見到一些書商在此喝喝小酒、擺龍門陣,畫面中由右至左為提姆、弄堂16號「瑪奇翩」童書店主人肯尼斯.福樂、古書商協會會長勞倫斯.翁斯(Laurence Worms)、以及曾在弄堂27號開店五年的安格斯.歐尼爾(Angus O’Neill)。提姆.布萊亞的古地圖店常可見到一些書商在此喝喝小酒、擺龍門陣,畫面中由右至左為提姆、弄堂16號「瑪奇翩」童書店主人肯尼斯.福樂、古書商協會會長勞倫斯.翁斯(Laurence Worms)、以及曾在弄堂27號開店五年的安格斯.歐尼爾(Angus O’Neill)。

遠道專程來訪的愛書人或許會對風華不再的查靈歌斯路頗為悵惘,但只要拐進一旁的西索弄堂,心情肯定大好。這條又窄又短(長約八十五公尺、寬約七公尺)的玲瓏小巷早已闢成人行道,中間的街燈仍然是以煤氣照明,兩旁的建築是1894年維多利亞時代的產物,弄堂裡二十七個門牌號碼分屬二十一戶店家,其中竟有十六家賣書、地圖、版畫、明信片,即使不賣這些與文字圖像相關的印刷品,其他幾家店也是頗為風雅的藝廊、古董店、古錢幣與徽章店。每回優閒走在西索弄堂欣賞每戶店家在大片櫥窗內所展示的絕版書、古地圖、老海報,總讓我覺得進入了時光隧道。也難怪以彼得兔童書作家碧翠斯.波特(Beatrix Potter)生平為劇情的電影《波特小姐》(Miss Potter)會兩次以此為場景,拍攝書店的外貌;另外,《哈利波特》書中所描繪的斜角巷(Diagon Alley),很明顯也是以此弄堂為藍圖。

西索弄堂無疑是倫敦古舊書與印刷品最密集的商業區,也是擁有最多家書店的一條街,每家店的面積雖然都不大,但各有專精。5號的「義大利書店」(The Italian Bookshop),顧名思義,就是販賣義大利語文與學習義大利文書的專賣店;13號的「馬達書店」(Motor Books)是販賣與陸海空交通工具相關書籍的書店,此店創立於1950年,據稱是此類主題書店的鼻祖,凡是對火車、跑車、輪船感興趣的人,到了這裡肯定目不暇接,他們並且把隔鄰15號一併承租下來,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汽車模型。17號的「崔維斯與艾莫力音樂書店」(Travis & Emery Music Bookshop)1960年就已成立,是音樂迷不能錯過的聖地,店裡堆積了許多與音樂、樂器相關的書籍、樂譜、版畫、相片等。對門16號「瑪奇翩書店」(Marchpane Ltd)則是專門經營絕版童話與繪本,店主肯尼斯.福樂(Kenneth Fuller)曾是蘇格蘭國立圖書館的館員,之後在倫敦兩家書店工作,1989年在此開業。由於路易斯.卡羅所寫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境中奇緣》是最受歡迎的童書,書店經常有多達數百種這兩本書的各樣繪本,連書店櫥窗也布置了愛麗絲的圖像。

書店獨有的歡愉

弄堂上歷史最久遠的書店自然是1896年就在21號落腳的「瓦特金斯書店」(Watkins Books),創始人約翰.瓦特金斯(John Watkins)1893年開始出版神秘玄學方面的書刊,之後成立以此為主題的書店,兒子喬福瑞.瓦特金斯(Geoffrey Watkins)1947年接掌書店後,又承租下隔鄰19號;喬福瑞之後,書店幾番易主。

「瓦特金斯」販賣的書種含括各類東方宗教、另類醫療、榮格心理學、瑜伽、算命、占星術等,以及各類與身心靈成長相關的書種,此外還提供塔羅牌占卜的服務。由於這家店的新書比例較重,所以這些年也難逃亞馬遜網路書店與大型連鎖書店低折扣的威脅,去年底面臨了破產的命運,誰知就在拍賣的前夕,一位年輕的美國企業家伊騰.艾費德(Etan Ilfeld)買下經營權,拯救了這家英國老店。現年僅三十三歲的伊騰,是職業的西洋棋高手,他先後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系與南加大電影研究所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數年前到倫敦大學不僅取得互動多媒體碩士,還自2007年起在弄堂中成立了兩家藝廊Tenderproduct(6號)、Tenderpixel(10號),推展藝術新秀的作品,他還擔任過電影製片。聰慧、理想色彩濃厚的伊騰,已經帶領《瓦特金斯》書店安然渡過了一年,讓歷史得以延續。

11號的「過往歡愉」(Pleasures of Past Times)雖然不如「瓦特金斯」悠久,但八十一歲的店主人大衛.莊孟德(David Drummond)卻是在弄堂工作最久的書商。大衛曾是個演員,1967年在此開店,一晃眼已近半世紀,由於大衛的演藝背景與關係,所以此店專精戲劇表演藝術類(包含魔術、馬戲團)的書籍以及相關的海報、照片、劇本、節目單等值得蒐藏的紀念品。此店另一多就是老舊的卡片,明信片、情人卡、耶誕卡、生日卡……這些陳年卡片或依主題或依地區一批批分類裝在不同的紙盒裡。記得我上世紀來過此店,那時只覺得自己走進了狄更斯筆下的雜貨舖,十多年後再訪,感受依然如此強烈。

以前年紀輕,不太敢與書商閒扯搭訕,如今到了書店若不與店主人聊聊,總覺得空入寶山。大衛說他早已不演戲,但節日時會扮演小丑逗逗孩童,他還是國際小丑協會(Clowns International)的一員,平日這家店則是他向來客說故事的好場所。我頭一回和他攀談時,他正巧穿了一件艷麗的五彩套頭線衫,說話抑揚頓挫帶著幾分寶氣,是一個喜感十足的老頑童。

在「過往歡愉」瀏覽時,碰到一位來自美國南方的年輕旅客馬修(Matthew Burkhalter), 他表示家鄉(阿拉巴馬州)沒有像樣的書店,很多書都找不到,他的一位朋友建議他到倫敦必得逛逛西索弄堂,所以保留旅程的最後一天到此採買;雖然現在網路購書很方便,但馬修覺得到書店還是比較有樂趣,大衛一旁點頭附和說:「There is more magic in bookshops.」馬修在此店買了本美國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1976年英國版的幽默文集《Without Feathers》,他還從17號的音樂書店買了本《新拜洛伊特》(The New Bayreuth)。拜洛伊特是德國一個小鎮,因作曲家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在此創立了節慶,以專演他的歌劇而聞名於世,此節慶一直由華格納家族所主導,《新拜洛伊特》這本書主要是介紹二次大戰後,在華格納之孫威蘭.華格納(Wieland Wagner)改革創新領導下的音樂節。馬修說他是華格納迷,也很激賞威蘭.華格納對其祖父作品的極簡詮釋,這書1969年出(初)版、1971年再刷,之後就絕版,他找這本書找得好苦,終於在此行擄獲它。當他喜孜孜向我展示戰利品時,大衛突然在我們面前晃了晃一本薄冊子,只見馬修幾乎一副要休克的模樣,原來那是1966年夏天拜洛伊特音樂節的節目單,而威蘭.華格納正是那年十月離世,馬修二話不說、立刻付了十英鎊買下,得意的大衛適時補了一句「You see, magic!」如此的巧遇的確是太神、太神了!逛書店買到自己喜歡的書是一樂,親眼目睹別人找到他所愛,也是一樂,如此歡愉又哪是在網路購書所能體會的。

愛書人必訪地標

今年訪西索弄堂,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認識了8號的地圖商提姆.布萊亞(Tim Bryars),並且熟到把他的店當成我在倫敦市中心的一個休息據點。現年三十七歲的提姆,早在牛津大學讀書時,就常在校園周圍的古書店瀏覽,畢業後受聘於一家書店的古書部門,之後又與一位希臘駐倫敦的古書商合夥,兩人經常到歐陸買古書與地圖,供貨給其他書商或熟識的藏家,辦公室不對外開放,採預約制。2004年希臘書商遷回雅典,單飛的提姆則選定西索弄堂開業,以賣老地圖為主、古書為輔。提姆深信這一行若要生生不息,不僅需要新的業者,更需要有新的藏家加入,人潮多的一樓店舖絕對比隱身在大樓中的辦公室要容易引發潛在藏家的興趣,西索弄堂是他考慮開店時的首選地點。

提姆經手的地圖多半是15世紀到19世紀的老地圖,此外他還有不少早期倫敦地下鐵的地圖,由於倫敦是世界上最早(1863年)啟用地下鐵的城市,而且路線逐年擴資,地圖自然也跟著演變,無論是地圖的大小、路線或是標誌、字體,不同階段皆有不同的設計,所以成了很多人的蒐藏品;一份1933年出(初)版的折疊口袋地鐵圖,即可賣達八百英鎊。

雖然地圖是主體,但提姆店內也有一櫥櫃的書,地下室一整面牆全是書架,放了他感興趣的書,若是顧客想要的書他沒有,也會透過關係幫忙找。某回有位顧客想要蒐藏一本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首版的寓言小說《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提姆於是向其他書商調來首版,而且一次還是兩本,原來《一九八四》的首版發行了兩款不同底色的書衣,分暗紅與深綠兩種,提姆乾脆好人做到底,想辦法把兩個版本都找齊,讓顧客自由挑選;我頗喜歡歐威爾這本書,在提姆的店恰巧看到這一紅一綠兩冊首版並列,真是幸運!另一方面也感慨萬千,這本1949年出(初)版的書描述一個虛構的極權國家為了偵測所有人的隱私,安裝無所不在的電幕(telescreens),而今倫敦已成全世界安裝監視器最密集的城市,觸目可及的張貼標語:「Warning, 24 hour CCTV in operation.」(「警告,二十四小時閉路電視運作中」),讓人想起《一九八四》書中的經典名句:「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老大哥正在監視你」)。

身為西索弄堂的一員,提姆相當自豪,他巴不得英國、甚至全世界的愛書人都能將弄堂列為拜訪地標。因此他七年前進駐時,就積極涉入西索弄堂協會(Cecil Court Association),例如印行宣傳小手冊、在鄰近地下鐵站張貼海報、促使商家設立聯合網站(cecilcourt.co.uk),其中有他費時整理的詳盡弄堂歷史,也有個別書商的介紹與訊息,另外他以西索弄堂之名登錄臉書(facebook),不時公告弄堂中發生的大小事。去年耶誕節前,提姆還號召商家延長開店時間,以方便顧客採買耶誕禮物,為了增添喜氣,他並請來聖誕老公公應景、救世軍演奏助興。

提姆不僅活躍於西索弄堂,他還曾是英國古書協會(Antiquari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的委員,十年前又擔任倫敦地圖展(London Book Fair)的主辦人,由於他對書業的熱情與熱心,一些書商朋友總喜歡到他的店坐坐聊聊,他不是泡咖啡,就是開瓶白酒請大家,我幾次碰上都沾了光,也從書商的閒談中獲知不少英國書業的百態,如此機緣,又是我逛書店的另一大樂趣。(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