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焦桐《味道福爾摩沙》細說小吃故事

2015/06/03 06:00

作家焦桐花費20年心血記錄台灣小吃,終成巨著《味道福爾摩沙》。(記者王文麟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台灣小吃名滿天下,飲食文學教父焦桐花費20年時間,以30萬字著成《味道福爾摩沙》,娓娓道來台灣小吃的文化精粹。焦桐表示很多人都在探詢何為台灣文化的主體性,「其實台灣的文化主體性,每個人每天早已用舌尖充分體會。」

焦桐指出牛舌餅越過濁水溪後滋味大不同,宜蘭牛舌餅以薄脆取勝,鹿港牛舌餅則是軟綿厚實。(記者楊媛婷攝)

「台灣的味道到底是什麼?」焦桐昨日在新書發表會時分享之所以選擇台灣小吃做為主題創作之因,原來是有不少友人都問他這個問題。為了解惑,焦桐走遍國內角落,悉心蒐集共158道地方小吃背後的歷史典故,更用妙筆將小吃的滋味透過文字,傳遞到每個讀者的舌尖之上。

不少人說讀焦桐的飲食文學,總恨不得立刻動身前往書中所述的小吃攤,更想要有大肚能容的好胃口,焦桐自嘲為記錄台灣小吃,他吃遍大小攤位,更因此成為三高一族,「血壓高、血脂高、體重高」。

國內飲食風格多變,焦桐認為這和台灣一直以來是移民社會有重大關聯,「只有移民社會,才能海納不同的飲食風俗文化,並進而將其轉換為有在地特色的食物餐飲。」

焦桐說台灣的食物是戰爭的食物,從荷蘭、日本到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中國8大菜系及小吃,都改頭換面有著台式的新風貌,「飲食是文化的核心」,焦桐表示每逢選舉,台灣文化主體性的爭議總會端上檯面爭嚷一番,「其實台灣的主體性早已展現在國人每天所吃的小吃、飲饌內了。」

焦桐以棺材板與牛肉麵為例,他說棺材板的誕生就是台灣飲食西化的先聲,「這道料理展現台灣人求新求變的文化。」牛肉麵則是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後,不少來台的軍人退伍後為謀生路,便以仿製四川的辣豆瓣加上牛肉烹製成牛肉麵,迄今成為台灣的代表料理之一。

對於近來頻傳的食安問題,焦桐深感痛心,他說政府官員把關不力,「完全就是在謀財害命」。他表示食安應從食材源頭開始,除了推出認證之外,更重要是落實稽查、嚴格執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