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世昌
有句話說:「賺來的錢不是財富,省下的錢才是!」因為對很多人來說,可能「賺愈多花愈多」。
所以長久的財富都是建立在存錢的基礎上,如果不存錢,賺錢是不會帶給我們財富的。即使投資理財可以使人致富,可是不存錢又哪來的本金投資呢?所以通往財務自由之路一定得通過存錢累積資本,沒有捷徑,也無法繞道。
好比說,有「股神」美譽的波克夏公司執行長巴菲特(Warren Buffett)坐擁數百億美元,但與其他億萬富豪和投資大師不同,他傾向過著簡樸的生活,提及財務管理應遵循的紀律時,他總是鼓吹「節省」和「不欠債」,才是生財不二法則。甚至,有一次,巴菲特和朋友吃飯,吃完要付帳的時候,他拿出了折價券。對於一般富人而言,炫耀還來不及了,怎麼可能還拿出折價券來使用,這不是很沒面子嗎?然而這就是巴菲特多年養成的習慣,已經習以為常了。
這就是為什麼他能夠享有「財富自由」,最初,他一定是從能省則省開始,靠著存錢,一步一步放大自己的財富。已故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也說過這麼一句話:「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道出了比起不斷創造現金流,能夠真正打造財富的是將現金好好地存進口袋,否則賺再多,若都大把大把地花掉,財富等式的結果仍是零。
而我省錢的習慣就是不菸不酒、不買車子,可以到達的地方一定搭大眾運輸或走路。關於不能存錢,我聽過太多藉口,來說服自己的不安,包括:「低薪是存不了錢」、「給自己獎勵」、「總有一天會用到」,「要享受人生不要虧待自己」等等,事實上,存不了錢的人不只不知道自己每個月到底花了多少錢,而且都被自己的花錢習性給困住。
很多人誤以為要加薪賺大錢後再存錢。其實,只要把存錢當習慣,小錢也會隨時間增加變大錢。有一句話說得好:有錢是省出來的。看看那些正統追求財務獨立、財務自由的理書籍就會發現,起手式都是從儲蓄開始的。